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报告

哈国观察:这个耶夫走了,那个耶夫来了

发布时间:2019-03-27

2019年的“波斯新年”(纳吾肉孜节,中亚各国普遍庆祝的伊朗历节日)当天,79岁的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的一纸辞呈不但让很多普通民众感到惊讶,甚至也让很多专家学者也颇感意外。哈国过半数30岁以下的民众根本说不出第二个总统名字——这是“老纳”掌权哈萨克的第三十个年头。他的在位是这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和中亚最大内陆国的“定海神针”。

中亚国家的权力交接很少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准确地说,到目前为止只有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完成了自然的权力过渡。而在吉尔吉斯斯坦,则是人们更熟悉的“颜色革命”的方式。那么,这一次哈萨克斯坦的权力更迭的背后究竟有哪些原因呢?

辞职早有迹象

纳扎尔巴耶夫决定以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总统任期事出有因。首先,他以接近80岁的高龄仍在担任总统一职,这让他成为了欧亚大陆最年长的领导人。 因为总统并不是成天养尊处优,反而得实实在在地肩负起责任。其次,哈萨克斯坦始终将自己定位为中亚各国的领导者,并且力求成为该地区新规则的书写者。 最后,也许这也是主要的原因,乌兹别克斯坦前任总统卡里莫夫在2016年因为脑溢血入院不久便去世,不但他周围的人措手不及,也让乌兹别克斯坦人民毫无准备。这对纳扎尔巴耶夫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卡里莫夫不仅是他的同事,也是他的朋友。

事实上,哈国未来的权力转移在他昨晚宣布辞职前就有迹可循,只不过卡里莫夫的死让“老纳”把这一日程提前了些许。2017年的修宪以及对总统权力的削弱和完善内阁是重新平衡国内现有权力架构的第一步。去年7月,哈萨克斯坦议会通过了一项新法律,扩大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作用,也明确将纳扎尔巴耶夫定于一尊。 除此之外,纳扎尔巴耶夫仍旧是拥有超过762000名党员的、哈国执政党“努尔·奥坦”人民民主党的主席,并将永远担保留“Elbasi”的头衔——这一称谓也是哈萨克民众对“老纳”的普遍叫法。这将有助于纳扎尔巴耶夫保持对该国一些最强大工具的控制。

昨天,纳扎尔巴耶夫在他自己的辞职演讲中也强调:作为哈萨克斯坦公民和一个热爱祖国的人,他会留在人民身边,会毕生服务国家。因此,他的离任毫无疑问会对哈萨克斯坦的政局产生重大影响,但这种影响程度几何、深远与否只能交给时间去回答。

未来影响

根据哈萨克斯坦宪法,参议院议长托卡耶夫已成为国家临时总统并于当地时间3月20日中午宣誓就职。没有人会怀疑他在2020年的总统大选前一直扮演这一临时角色。托卡耶夫是哈萨克斯坦著名的外交官,也曾担任哈萨克斯坦总理和联合国副秘书长。他是纳扎尔巴耶夫的忠实密友,似乎他个人既无有野心,也无支持,贪恋今后的总统大位。此外,他也不符合当前的趋势和对领导的普遍要求——纳扎尔巴耶夫在演讲中明确指出:作为独立的哈萨克斯坦的创始人,他现在的任务是促进新一代领导人的崛起,他将继续进行改革。而就在宣誓就职的第一天,托卡耶夫就对纳扎尔巴耶夫投桃报李:他建议议会将首都的名字从阿斯塔纳改为努尔苏丹,以纪念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永远的“第一任总统”,并授予他“人民英雄”和“劳动英雄”的称号,颁发“金星”勋章,以表彰他为哈萨克斯坦独立所做出的历史贡献。

这种前所未有的权力转移可以为中亚地区其他国家好好上一课: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在一夜之间成为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以来中亚地区的最后一名政治强人。但更重要的是,哈萨克斯坦的这种权力过渡模式也给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024年大选中提供了新的参考,届时他也将年逾七旬。后苏联国家所推崇的李光耀的新加坡发展和转型模式看起来是很好的方式,因为它摆脱了影响者、说客、氏族、寡头等共同构建的复杂关系网。

中哈关系:或加深合作

纳扎尔巴耶夫主政哈萨克斯坦时期,尤其是最近五年,中哈关系得到了长足发展。2013年,正是在以纳扎尔巴耶夫命名的哈萨克斯坦第一学府,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2014 年哈萨克斯坦出台了振兴本国经济的“光明之路”计划。2014年12月,中国总理李克强访哈期间,两国签署总额达140亿美元的30多项合作协议。与此同时,还就价值180 亿美元的哈中合作框架协议达成共识;2015年3月,时任哈萨克斯坦总理马西莫夫访华,两国又签署总金额为236亿美元的产能合作协议;2015年8月,纳扎尔巴耶夫访华期间,两国元首签订了总金额230亿美元的25项协议;2016年9月,两国签署政府间《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对接合作规划》,中哈政策沟通由此进入新阶段。哈萨克斯坦不仅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创始成员国,中国倡议设立的丝路基金甚至单独出资20亿美元设立中哈产能合作基金,以重点支持中哈两国间的产能合作项目。在近几年中,水泥、电力、钢铁等一大批经贸合作项目逐步落地这个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国家,真正实现了中哈互利共赢,凭借同中国的合作,哈萨克斯坦国内拥有了第一家玻璃厂、水泥厂,彻底摆脱对这类产能的进口依赖。

中哈地缘相近是两国经贸合作的先天优势。据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经商处发布的统计,中哈双边贸易额从两国建交之初的的3.68亿美元增长到2018年的198.85亿美元,其中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哈萨克斯坦对华出口同比增长34.26%,其中主要是向中国出口矿产品、贱金属及其制品、化工产品等。哈萨克斯坦被称为“世界能源和原材料基地”,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居全球第12位,天然气储量居世界第20位,铀储量占全球储量的25%,居世界第2位,已探明铜矿储量为3450万吨(占世界储量 5.5%),排第4位,钨的储量居世界首位,总储量占全球储量的50%,铬矿储量居世界第2位,要知道中国对铬的需求量是全球最大的,而年开采量少,因此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从投资的角度看,截至2018年底,中国在哈各类投资累计293亿美元,主要集中在采矿业、交通运输等领域。哈萨克斯坦在华投资额在2018年同比暴涨了250.8%,累计在华投资总额约1.4亿美元。中国对哈投资最多的五大行业依次为:运输仓储业、矿山采掘业、金融保险业、建筑业和加工制造业。

尽管辞去了总统,但“老纳”保留了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一职,哈萨克斯坦的内政和外交政策料想不会一成不变,但主要趋势如何还有待观察。但可以确定的是,他的继任者托卡耶夫不仅会延续纳扎尔巴耶夫的路线,还会加深对华合作。这位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有意思的是,中国连续三位领导人都访问过该校并发表演讲)的毕业生,讲一口流利的中文。在北京语言大学进修后,1985~1991年他在苏联驻华大使馆工作。俄媒曾经披露过,托卡耶夫还酷爱打乒乓球。能够预计的是,中国和哈萨克斯坦此前的经贸合作不会受此次“换帅”影响,哈国仍将成为中国稳定的石油、天然气和其他原材料的进口来源地。中国对哈出口将仍以机电、轻纺和高新技术产品等为主。两国还将进一步扩大在化工、公路和市政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合作。

笔者认为,未来值得关注的是中哈欧亚运输大通道。海关总署曾统计,目前超过80%的中欧班列会过境哈国。规划当中的莫斯科—北京高铁同样会经过哈萨克斯坦。从货运角度,中欧班列停靠哈国可以带去原产自国内的轻工业制成品,回程可以让哈萨克斯坦优质的大豆、蜂蜜、冷冻羊肉等农牧畜作物实现对华出口;从客运角度,一旦高铁贯通,将打通整个欧亚大陆,届时无论从阿拉木图还是阿斯塔纳到华中、华北地区的时间花费将以小时计。从两方面看,哈萨克斯坦都是欧亚大陆是关键的交通枢纽。

(编辑:黄玉璐 校对:彭玉凤)

卡内基莫斯科研究中心 铁木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陈远航


独联体国家商务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