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报告

中亚地区的内部困扰和外部选择

发布时间:2018-04-27

中亚地区正面临三种选择: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欧亚经济联盟

还有美国的“大欧亚”政策。

中亚国家要如何选择才能避免失败?

它们能否绘就自己国家的未来?

“欧亚世界”专家俱乐部近日召开定期会议,会议主题为《未来光学中的中亚:合作发展VS停滞》。与会者在会议中试图回答上述问题。

引用了哈萨克斯坦政治学家、Caspian Bridge信息分析中心主编扎米尔•卡拉让诺夫在会议中的发言,由他介绍中亚国家在未来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以下为其发言节选)

中亚地区在苏联时期曾是五个姐妹共和国,有共同的经济联系。但苏联解体后,计划经济同样瓦解。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企业与国家间的关系,在市场环境中一时成为无主之物。

生产出的产品(鞋、衣服、机床等),不再具有竞争力。当时中亚国家只能被看作是原材料出口国,出口在世界市场上有稳定需求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的主要消费者是中国和欧洲国家。

目前,想要增加中亚国家间的贸易量,实施起来并不容易,因为仅是出口水果和蔬菜并不能解决问题。

中亚各国间必须再次建立统一的经济联系和共同的销售市场。该地区发展潜力巨大,有廉价的劳动力、自给自足的原料基地乃至充足的能源,但缺乏针对真正商品生产者实施的政策。这是导致该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不佳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由于中亚各国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低造成的贸易量低下。

即使是中亚经济大国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也于近日宣布计划增加互贸指数。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GDP同样也值得期待。 顺便一提的是,吉塔两国与贸易大国——中国仅有少量的贸易额。

如果中亚国家想要提高与他国的贸易指标,唯一的办法就是帮助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提高GDP。

谈及中亚发展进程时,事实上谈论的则是两个方面:向心力和离心力。

中亚各国间的隔阂已存在数年,维持现状最有可能继续巩固这种情况。为打破这种趋势,必须改变该地区固有的做法。问题在于:中亚国家及其领导人是否已经做好了改变的准备?

新闻中经常可见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批评执法机构、地方政府等等的消息。

为什么这很重要?正如时间所表明的那样,中亚国家的精英阶层大多忙于解决眼前的问题,并没有考虑长远的利益。

与此同时,大部分地区并没有出现旗帜鲜明的改革者,这表明中亚人才编制存在大量问题。因此政治体制改革意义重大。

谈论中亚国家的向心力进程仍为时尚早。由于缺乏更佳的有利选择,该地区目前仍在维持现状。在这种情况下,该地区发生的事件和一些正在进行的进程将带有明显预测性。

与此同时,中亚地区局势的发展还有几种趋势。首要因素就是中国发展带来的影响。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本身就具有里程碑意义。在该倡议下,中亚地区国家依赖中国投资,加深与中国的合作关系,大力发展地区运输潜力。

总体来说,该地区已经开始着手实施这些与中国相关的项目。但中国的强大也为自己的发展进程带来了影响。例如近期事件,中国与美国之间也存在贸易争端。

另一个声称自己是中亚“政治和经济极”的国家是俄罗斯。但俄罗斯目前正处于外部制裁压力之下,这反过来又可能成为其与中亚国家合作的威慑力量。

该地区另一个发展项目名为“从符拉迪沃斯托克到里斯本”,通常也被称作“大欧亚”计划。其实施条件是欧亚国家的共同利益和平等合作。

最有趣的是中亚国家不需要对此采取任何措施,因为其他国家会为该地区完成所有部署。这也是该地区发展的独特因素之一。


独联体国家商务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