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报告

陈宇:普京新任期的执政重点与挑战

发布时间:2018-03-27

2018年3月19日,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就2018年俄总统大选计票结果召开新闻发布会。

在3月18日举行的俄罗斯总统大选中,普京赢得超过76%的选票,毫无悬念地再次当选,将开启第四个总统任期,掌舵俄罗斯直至2024年。近20年来,普京对内巩固中央权力,经济上借助石油价格飙涨发展经济,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对外以俄罗斯大国复兴为己任,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普京肩上的担子越来越沉重。这些年,国际格局发生调整,俄罗斯在其中看似坚定,实则迷茫,国家发展正走向转折关头。在新任期里,普京需要应对来自内政、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复合型挑战。

内政:寻找“接班人”?

普京执政近20年来,在政治制度上克服联邦制的弱点,建立并巩固自上而下的中央集权模式,中央的控制力和执政效率比叶利钦时代显著提升;在权力结构上,普京以自己为核心,将靠得住的伙伴放在掌控国家政治经济的关键岗位,打造强有力的执政架构。这一体系是2000年以来俄罗斯国家取得长足进步、社会政治总体稳定的基础。但在平稳运转近20年并将踏入又一个六年之时,这套体制的危机也悄然到来。原因在于,这套体制虽然有一定制度基础,但更大程度上是一种严重依赖普京本人的权力分配体系。到2024年时普京将年满72岁,当前的法律框架不允许其连任,但他也不能做“甩手掌柜”。普京需要在这六年中给俄罗斯的未来做一个安排,需要决定是“进”还是“退”,而无论作何选择,普京都将付出不小的政治和社会成本,为俄罗斯甚至他本人的未来带来不确定性。

如果普京选择“进”,也就是再干六年,那他需要进行宪法改革。2008年时,普京将总统宝座让给梅德韦杰夫,后者则将总统任期延长至六年,为普京归来铺路。而在2011年普京决定“王者归来”后,俄罗斯国内的自由派人士借着杜马选举,进行了苏联解体后最大规模的示威,矛头直指长期执政的统一俄罗斯党和普京本人。在某种程度上,这就是普京为重返总统宝座所付出的政治代价。

如果要再次进行宪法改革,普京同样需要付出政治成本。在民众政治倦怠、国家经济不振的情况下,普京该怎样维持难以置信的高支持率?若亲西方派、青年人和网络工具结合,煽动示威浪潮,普京又该如何应对?要知道,尽管普京支持率还在高位,但俄罗斯民众对现状并不满意,只有56%的俄罗斯人认为国家处在正确的发展方向上,对政府工作的认可度长期处于50%以下,对国家杜马的认可度甚至掉到了四成以下。更何况,即使普京成功延长自己的任期,也只不过是把问题向后推,最终还得有一套接班安排。

普京的另外一个选择是“退”。西方媒体早就多次报道普京的“倦意”,这不无根据:2012年大选前夕,普京多次撰文,全面阐释他的执政新思路;而在这次竞选中,普京明显不想花太多精力。然而,普京即便真想退,恐怕也不容易,因为“退”的风险可能比“进”更大。到目前为止,“普京体制”保持了相当的稳定性,人们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普京的俄罗斯。俄罗斯执政团队虽然开始换血,但新人多处于执行层面,真正掌权的仍是伴随普京多年的“老相识”。普京要是“退”,有两种选择,一是找一个能够为普京及其政治盟友所认可的接班人,普京的旧班子继续在背后发挥影响。问题在于,谁能成为“最大公约数”的人选?另一个选择是,普京在未来六年内用一批新人彻底重塑俄罗斯的权力架构。这种选择的难度更大,可能付出的社会政治成本也更高,但最有可能一劳永逸。无论如何,普京都需要在未来六年做一个艰难的抉择,这也是普京新任期面临的最大挑战。

经济:改革和增长不再是关键词

俄罗斯经济去年增长了1.4%,但多数评估认为,俄经济难有大的起色,这种增长是在GDP大幅下降后的恢复性增长,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依靠能源出口拉动经济的模式已难以提供快速增长所需的动能。然而,普京似乎不再把经济增长作为重点了。过去,普京曾经为俄经济发展绘制过宏伟的蓝图。在2012年竞选总统时他撰文指出,俄罗斯要摆脱对原料出口和能源产业的依赖,发展创新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导者”,到2020年使俄罗斯的经济总量迈入世界前五,人均GDP达到3.5万美元。这些目标与俄罗斯的现状大相径庭。也许是意识到说大话的风险,在2018年3月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普京的目标保守了不少,只是说未来六年俄经济增速应当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到本世纪20年代中期使人均GDP比现在提高50%。

普京的重点转移到了“惠民生”上。在国情咨文中,普京用了大量篇幅描述如何改善民生,称要将人民福祉作为俄罗斯发展的优先方向,力争在今后六年内将贫困率减半。相较之下,过去常提的结构性改革、创新等词汇在国情咨文中只是一带而过,并未深入论述。事实上,能源产业仍是普京政权的根基,天然气工业公司、俄石油公司的控制者都是普京最信赖的盟友,普京不可能刨自己的根。

但问题在于,没有真改革何来真发展,没有真发展拿什么惠民生?在近期民调中,物价上涨、贫困、失业率上升被视为最严峻的三大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无疑依赖于经济的发展。更严峻的是,在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大国奋勇争先的今天,俄罗斯的创新产业明显落后了。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的发展重点和目标反而更趋保守。另外,即便是相对保守的经济发展目标,不搞改革也不易实现。俄经济发展部长奥列什金承认,普京的经济发展目标雄心勃勃,但实现起来仍有困难,俄罗斯将为此而努力。民众对经济发展也没有充足的信心,半数俄罗斯人认为,2018年俄罗斯仍将处于经济危机之中。

外交:在变革时代追寻大国理想

近年有不少俄罗斯学者撰文,认为世界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之中,大国进入了外交和军事对抗时期,国际政治发展的不确定性上升。在这样一个世界中,俄罗斯要发挥自己特殊的作用:一方面维持大国地位,成为“独立的世界一极”;另一方面,也要为世界力量的平衡与稳定做出贡献,成为国际秩序的“平衡者”。在俄罗斯人看来,实现这一目标最值得依靠的就是强大的军事力量。2015年底推出的俄《国家安全战略》中写到,“在国际关系中,武力的作用没有下降”,而俄罗斯也将在“所有非暴力措施无效的情况下使用武力维护国家利益”。这些措辞过去未曾有过。这种趋势在俄罗斯实际的对外政策中也表现得很明显,在乌克兰和叙利亚,俄罗斯巧妙地将外交和军事手段协调使用,实现了对外政策目标,不仅维护了自身的战略利益,还成功转移了经济不佳、政治倦怠带来的国内矛盾,赋予了普京前所未有的高支持率。

在第四任期,普京的总体外交思路不会有大变化。一方面,俄罗斯将继续通过外交、军事等手段介入叙利亚、乌克兰等周边热点,维持大国影响力。同时,如果国内政治面临危机或其他需要大量合法性供给之时,普京也完全可能寻找新的切入点,以对外示强凝聚国内共识。另一方面,俄罗斯还要着力维持与美国的战略平衡,确保相互摧毁的能力。只要有这种平衡,俄罗斯就依然是大国。但在国力有限的情况下,俄罗斯无法与美国展开全方位竞争,因而将重点放在不对称回应上,一边继续巩固传统核力量,一边研发可以突破美国反导系统的武器。

这种对外政策能够以较低的成本维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凝聚国内共识,但也存在问题。首先,以外促内的模式很难长期持续。“鸡血”需要时不时地“打”,一旦停下,民族主义的浪潮就可能催生“反噬效应”。其次,这样的对外政策并不总是符合俄罗斯的长远利益。为了迎合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且缺乏其他的政策工具,俄罗斯有时过多地利用了军事等强力手段,导致与外部世界尤其是西方的关系陷入十分紧张的境地,甚至出现了自我孤立的倾向,这对俄罗斯的长远利益并没有好处。在新的任期里,普京需要处理好对外政策中的矛盾,平衡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综而观之,普京的第四任期挑战不少、任务艰巨,这也将是影响俄罗斯未来的关键六年。普京将如何应对?俄罗斯将走向何方?在风云诡谲的政治舞台上,一切的预言都显得苍白无力,只能留待历史去演绎、人民去评说。(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独联体国家商务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