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报告

困境下的俄罗斯军工企业如何扩大军品出口?

发布时间:2017-10-16

近日,沙特国王萨勒曼开启访俄之旅,成为首任访问俄罗斯的沙特国王。萨勒曼与俄总统普京的此次历史性会面,不仅在一系列政治问题上达成了共识,更重要的是与俄罗斯签订了至少30亿美元的军售订单,其中由于在叙利亚战场表现不俗而备受瞩目的俄罗斯S-400防空导弹更是赫然在列。

  作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重要战略盟友及美国武器的主要进口国之一,沙特为何会一反常态向素来关系冷淡的俄罗斯购买武器装备?这背后除了地缘战略平衡的考量,俄罗斯装备又是如何得以成为军火市场的新宠以至受到素无交易的沙特青睐呢?

  据悉,近年来S-400防空导弹等俄制先进装备在世界军火市场上需求异常火爆。作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军售大国,俄罗斯2017年军售额预计将在140亿美元以上,占据世界军售市场的近三成。然而,俄罗斯如此火爆的军火交易额背后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成功的背后凸显了俄罗斯民族的强大韧性与挑战精神。

  自2014年3月俄罗斯受到西方国家制裁以来,俄罗斯军工企业遭到西方国家的重点打压,措施包括撤销现行出口许可、停止履行已签订的合同、终止军事技术合作项目以及冻结企业资产、禁止融资、限制入境等。外界甚至曾一度怀疑俄罗斯会因此而一蹶不振。那么,面对政治上的孤立、经济上的打压,俄罗斯的军工贸易是如何走出低谷,实现绝地反击的呢?

  首先,俄罗斯的综合国力和军事技术水平决定了其具有较强的风险防控能力,民族精神和主流意识形态也有较强的反制裁意愿。面对西方愈发严厉的制裁,俄罗斯不但没有妥协,反而被激发出了一种西方学者称之为“围困—堡垒综合症”的特殊民族情感:当俄罗斯人感受到威胁或未得到应有的尊重时,他们倾向于猛烈回击——俄罗斯政府火速出台了强力有效的反制裁方案,推动对外军工军贸合作,开拓国际军火市场,推动企业内部改革,使得俄军工企业在危机中找到了转机。

以军事外交为重要手段,军工合作敲开友谊之门

  2017年1月,俄总统普京任命俄联邦军事技术合作总局局长富明担任分管军事外交的国防部副部长,加强国家层面的协调,充分利用外交手段推动军品出口。俄罗斯国防工业反制裁与地缘政治策略相辅相成,巧借军贸撬动地缘政治版图,实现国际关系再平衡。

  2016年俄罗斯出口的武器装备中,亚洲地区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53%,成为俄罗斯重点军贸地区。与此对应,“向东看”的经济与外交战略同样是俄罗斯21世纪优先考虑的方向。俄罗斯与远东国家外交关系持续回暖,尤其中俄军事技术合作在此背景下取得突破性进展:大型军事技术合作项目包括了24架“四代半”苏-35战机、4部S-400防空导弹系统以及D-30和AL-31F飞机引擎;高技术两用产品领域合作还包括了共建月球基地、重型直升机联合开发、联合研制大型宽体客机等重点项目。

  注重非传统市场,开拓军贸合作领域

  近年来,美印关系改善、印度武器装备国产化进程推进、伊朗遭遇武器禁运等因素,导致俄罗斯在印度、伊朗等传统市场的军售量大幅萎缩。为避免陷入传统市场萎缩带来的经济危机,俄罗斯积极扩大与非洲、东南亚及拉美国家的军工贸易合作,以开辟新市场。

  2017年,俄罗斯与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卡塔尔等多国签订多项军工合作协定及军售订单。在东南亚,越南是俄罗斯最大的武器买家,近期就大批采购苏-35以大幅升级现有机群,采购合同或将超过10亿美元。

  在拉丁美洲,俄罗斯不仅与拉美国家签订成品武器系统的合同,还提供广泛的售后保修、零配件供应、维修维护、人员培训乃至升级改造服务,甚至包括境外许可证生产和联合研制。例如,俄罗斯2011年向委内瑞拉提供40亿美元贷款用于军事技术合作,在2017年墨西哥航展和秘鲁防务展上也与相关国家签署多份意向性合同。

 加大推销展示力度,吸引潜在买家

  自今年以来,俄罗斯先后举办了国际海军沙龙、国际航空航天沙龙等多个武器装备展,将其作为推销武器装备的重要平台,同时扩大国际军事比赛规模,通过为外军提供参赛装备等方式展现武器性能,吸引潜在买家。

  除官方宣传外,自2015年9月俄罗斯在叙利亚开展军事行动以来,俄军的作战表现成为俄对外军售的最好宣传,很多装备的性能在实战环境下展示给全球潜在买家。俄罗斯先后投放了200多种武器装备进入叙利亚战场,包括苏-35S、苏-30SM歼击机、卡-52直升机、米-28直升机、KAB-500S制导炸弹、X-101空基巡航导弹、“口径”海基巡航导弹以及S-300、S-400防空导弹系统等主战武器。经历实战检验,这些武器装备的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尽管受到西方制裁的负面影响,俄罗斯仍然能够保持140亿美元以上的武器出口额高水平。

  完善武器出口政策,灵活探索销售模式

  面对新形势下的世界武器市场格局的变化,俄罗斯积极调整市场战略,完善国内武器出口的相关政策,例如:寻求可靠的国外机构作为中间商,为俄罗斯军工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并通过国内立法倡议刺激俄罗斯法律实体在税务、海关等方面为军事工业领域贸易提供优惠。在国际贸易中,针对武器进口国实际情况,俄罗斯灵活采取相适应的销售模式,以增强竞争力,占据更大市场份额,主要方式包括:接受易货贸易等多种支付方式,同步进行技术转让,建设境外技术维护中心等。

  正如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所说,“它们(国防工业系统)没有受到影响。国防领域一直都是我国的骄傲,最近数年国防工业重新站了起来,我们不允许它受到某些不友好举措的影响”,俄军工企业通过俄罗斯政府强有力的反制裁措施,实现“绝地反击”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放眼世界,俄罗斯未来面临的压力丝毫没有减小——除了西方的施压,巴西、印度、土耳其等新兴军工大国同样也对俄罗斯老牌军工强国的地位提出了挑战。在当今面临西方新一轮制裁、国际经济走势总体低迷的背景下,俄罗斯军事工业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不可忽视的困难与挑战。

独联体国家商务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