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松 程帅:中国对俄罗斯公共外交评析
作者分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加拿大研究中心主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欧洲研究中心研究生。
关键词:公共外交;中俄关系;命运共同体
内容提要
俄罗斯在中国对周边国家的公共外交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搞好对俄公共外交,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层面都有着重要价值。目前,中国的对俄公共外交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体系,在组织体系、传播网络和品牌亮点活动等方面取得了不错成绩。但从公共外交实施战线和操作形态两个理论视角看,中国对俄公共外交存在社会基础仍需加强、文化交流方式有待创新、面临美国欧盟的竞争和俄罗斯“亲西方”利益集团的挑战、常态公共外交与危机公共外交的有效协调有待加强等问题和挑战。中国应进一步夯实社会基础、升级文化交流方式、管控对手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步在俄罗斯社会培养“命运共同体”意识,提升对俄公共外交实效。
中俄关系是对当今世界至关重要的大国关系,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当前,中俄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双边关系达到“历史最好时期”。在传统外交领域,双方的合作硕果累累。在公共外交领域,双方领导层也非常重视,相关工作稳步推进。本文旨在梳理中国对俄罗斯的公共外交现状的基础上,从公共外交实施战线和操作形态两个理论视角,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对今后中国对俄公共外交工作提出建设性思考。
1中国对俄公共外交的价值
俄罗斯是中国实践“亲、诚、惠、荣”周边外交理念、构建“命运共同体”、顺利推进“一带一路”的关键国家之一。适时开展对俄公共外交,对于增进两国互信、加大相互支持力度、深化人文交流,进而提升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意义重大。
第一,政治层面上,有助于增强中俄战略互信和合作。
一方面,有助于消除历史积怨,增强两国战略互信。中俄关系虽大为提升,但沙俄侵略中国大片领土的史实、中苏对峙的历史记忆,毕竟给两国社会留下了心理阴影,两国人民之间也存在一定的隔阂与不信任。对此,中俄双方携手开展了一系列青年交流、科学研究、电视传播和旅游往来等方面的交流活动,取得了明显效果。目前,黑瞎子岛有望成为“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新亮点”。
另一方面,有助于协调合作,共同应对西方宣传攻势。在安全议题上,中俄两国都面临着一些共同问题,如边境线长、周边国家安全热点多、国内民族与宗教形势复杂、反恐任务艰巨,等等。这些问题给了西方舆论诋毁两国形象的契机。如能通过有效的公共外交,让两国舆论形成相互合作的局面,无疑有助于改变面对西方舆论时的被动局势。在这一领域,双方合作的潜力巨大。
第二,经济层面上,有助于化解误解,促进双方经济合作。
目前,两国政府对于双方经济合作的前景寄予厚望,并切实采取多种措施提升合作水平,但双方经贸结构性矛盾和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短期内难以改变,俄罗斯社会对于与中国经济合作的错误认知也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双边合作上,“俄罗斯既希望加大能源合作,开拓中国市场,实现俄罗斯能源出口多样化,但又担心沦为中国的能源和原料供应地,阻碍俄罗斯产业的优化升级;既希望向中国出口武器装备,以赚取外汇,但又担心其军力的发展会威胁俄罗斯的远东领土安全”。在区域合作层面,俄罗斯诸多专家对“一带一路”和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合作抱有疑虑,担心“这对俄罗斯自身利益尤其是俄在中亚地区的利益构成威胁”。
因此,除了官方外交外,投入更多精力搞好对俄公共外交,从舆论层面解疑释惑,有助于保障两国经济合作的良性运转。例如,中国在圣彼得堡投资建设的“波罗的海明珠”住宅项目,曾被当地居民误解为“资本和人口的入侵”。上海外事委员会将项目企业的领导纳入访俄代表团,与圣彼得堡各界人士广泛接触,增信释疑,产生了积极效果,很多议员表示“在立法大会审议此项目时将投赞成票”。
第三,社会文化层面上,有助于消除隔阂,推动民间相互理解。
总体上,中俄两国的文化交流呈现积极发展态势,但因为语言、宗教、传统和民族性格等方面的差异,文化隔阂依然存在,双方边民“常走动但不亲近”,“只是商业贸易上的伙伴关系,希望他们来购物和消费,谈不上更多的了解和好感”。俄罗斯社会流行的偏见,对中俄民间交往也造成了不利影响。莫斯科市长索比亚宁曾向媒体表示,“单一民族聚居区将滋生犯罪土壤,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莫斯科坚决反对建立”,还声称“那些俄语说得不好、完全是另外一种文化传统的人,最好待在自己国家”。开展对俄公共外交,能以各种形式让俄罗斯民众“近距离地、直观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国人民的热情友善”,进而“深化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为两国人民的友好交流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2中国对俄公共外交的发展特征
整体来看,中国对俄公共外交以和俄方的良性互动为主,力图通过合作建构一种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体系,取得了不错成绩。
第一,组织体系较为合理。
首先,在中国对俄公共外交的组织体系中,政府主导的特征十分明显,公共外交活动主要依托国家元首和中国驻俄使领馆来开展。2014年2月,中国领导人到访索契,参加第二十二届冬奥会开幕式,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在境外的“体育外交”;2015年5月,中国领导人在《俄罗斯报》发表题为《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署名文章,深情回顾中俄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和军国主义的战斗中,相互支持、相互援助的友谊,指出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中俄两国人民更将携手前进,同护和平,共促发展”。中国驻俄大使馆设有新闻和公共外交处,专司对俄公共外交事务,以及与当地媒体的沟通合作。地方的外事机构依托友城资源,也积极开展对俄罗斯的城市公共外交。据统计,中俄现有友好省州25对、姊妹城市93座,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
其次,中国对俄公共外交的组织体系中,同样活跃着大量的非政府行为体。如中国俄罗斯友好协会(简称中俄友协)对推动中俄文化交流、增进中俄人民友谊等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企业的参与也正式成为中国对俄公共外交新的亮点。2014年,完美世界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与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举办了网络游戏新品发布会,让中国文化通过网络游戏这个轻松的平台走向俄罗斯的千家万户。2016年,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与文化部合作的“中共莫斯科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建成,中国领导人发来贺辞,强调展览馆的建成和开放“为中俄两国人民架起了一座增进理解、深化友谊的新桥梁,必将推动两国人民为中俄友好合作谱写新篇章”。
第二,传播网络日臻完善。
目前,中国央媒如人民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已经登陆俄罗斯,开展形式丰富的媒体传播活动。如人民日报与塔斯社、俄罗斯报等俄主流媒体积极开展高层互访活动,为“一带一盟”战略合作奠定基础;人民网俄罗斯代表处在与俄罗斯亚洲工业家与企业家联盟共同举办首期媒体沙龙之后,致力于推进中俄媒体沙龙机制化,同时开展各种品牌推广活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俄语台与俄罗斯多家主流媒体保持密切合作,陆续举行“中俄友谊之旅”、《你好,中国》等大型多媒体文化项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俄罗斯报社合作协议》的签署更是拉开了2016年度“中俄媒体交流年”的序幕;中央电视台联合俄罗斯国家电视台以及中亚国家的11家媒体,制作播出了《欧亚新闻联播》,并重视利用俄罗斯本土社交媒体开展对俄罗斯民众的定向传播,等等。
地方层面的媒体传播也有声有色。东北地区的地方出版社出版了大量俄文报刊和杂志,比较有影响力的有《远东经贸导报》、《伙伴》以及《大陆桥》;黑龙江电视台每周向俄罗斯远东地区播出俄语节目《你好,俄罗斯》,介绍中国的民俗民情,传播中华文化;新疆电视台设立了驻俄罗斯办事处,“专门制作播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的节目内容”,其提交的“中俄记录片展”更是被列为2016年度“中俄媒体交流年”的重点项目之一,等等。
需要强调的是,中俄两国媒体的合作已经走向机制化,这也为中国进一步发展对俄公共外交的传播体系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两国已经签署落实了多达19项的合作协议,“包括联合采访、合作拍摄、共同办展、合作出版专刊特刊、项目建设等内容,涵盖了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等业态”。
第三,品牌活动亮点突出。
在中俄人文交流机制的推动下,中国在对俄公共外交方面打造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其中最耀眼的当属孔子学院以及“大型国家级品牌年”系列活动。
经过近10年的发展,孔子学院在俄罗斯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汉语教学品牌,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截至2015年,俄罗斯共有孔子学院17所,孔子课堂5所,注册学员17837人,在欧洲位列第三,仅次于英国和意大利。在孔子学院的不懈努力下,汉语在俄罗斯的地位大大提升,甚至已经成为俄罗斯专业人士的一项必备技能,俄罗斯的经济学家、律师、教师、外交人员等专业人士在取得本专业资质时都要学习汉语。
近年来,“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青年友好交流年、媒体交流年等国家级主题年活动的成功举办,促进了两国广大民众的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以“旅游年”为例,2013年“中国旅游年”在俄罗斯成功举办,后续效果持续显现,俄罗斯“社会意见基金会”的调查显示,2015年有将近1/5(19%)的俄罗斯人将中国作为境外旅游的首选,比2014年提高了6%。2015年俄罗斯来华游客人数高达158.23万,约占欧洲来华游客总数的1/3(32.35%)。
3中国对俄公共外交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经过两国的共同努力,俄罗斯民众的对华好感度和信任感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2009年以来保持积极趋势。俄罗斯“社会意见基金会”的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有60%的俄罗斯人对中国抱有好感,2015年这一数字则上升至80%。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当前俄罗斯社会对中国的正面认知尚不稳定,在2016年1-2月的追踪调查中,对中国抱有好感的俄罗斯人又减少了8个百分点。这说明中国对俄罗斯的公共外交依旧任重而道远。本文拟从公共外交的实施战线和操作形态这两个视角进行分析。
从实施战线角度,公共外交可分为合作性公共外交、竞争性公共外交。合作性公共外交强调有关行为体在重大一致利益议题上的良性互动与协调,是一种谋求共同利益最大化的公共外交行为;竞争性公共外交与之相对,强调有关行为体在竞争性利益议题上的博弈与争夺,是一种谋求自身合理利益最大化的公共外交行为。从操作形态角度,公共外交可分为常态公共外交和危机公共外交。与常态公共外交不同,危机公共外交指国际行为体“在已经或者可能即将处于危机状态的情况下,通过应急的公共外交,树立正面形象,塑造国际话语权,以化解其不利影响,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具有突发紧迫性、利害重大性和灵活敏感性三大特征”。两者在具体目标、实施过程和操作结果等方面有着明显差异。从这两个视角来看,中国对俄公共外交的以下问题和挑战值得重视。
第一,对俄公共外交的社会基础仍需巩固。
中国媒体在俄罗斯的吸引力不够。比如,CCTV俄语频道在俄罗斯的认知度较低,竟有高达81.9%的观众从未听说过。原因首先在于频道产品的开发没有针对俄罗斯的受众,不少传播内容只是将中文节目简单地翻译成俄文而已;其次是缺乏互动性以及对俄罗斯受众兴趣的精准把握,“我说你听”单向传播模式并未得到根本改变。
俄罗斯来华留学生需得到更多重视。2015年俄罗斯来华留学生人数有16197人,在来华留学的生源国中位列第5位。这一群体蕴藏着对俄公共外交的巨大潜力,但目前国内高校对他们的重视明显不足。据调查,俄罗斯留学生对所就读的中国学校普遍缺乏归属感,对校园氛围的满意度只有32.9%;36.8%的俄罗斯留学生对中国食堂的就餐环境感到不满意;对校园社交生活的满意度仅20.7%,与中国学生交集少、沟通渠道不畅。
双方社会之间的不信任感在一定范围内将长期存在。一方面,部分俄罗斯人继承了历史上对中国的优越感,“大国情结”根深蒂固,难以适应自身的相对衰落和中国的迅速崛起,心存失落甚至抵触,这从旅居俄罗斯的华人所遭受的诸多不公平待遇就可以看出。另一方面,基于对俄罗斯“大国沙文主义”的历史记忆,部分中国人始终对俄罗斯怀有戒心,并有一定程度“基于现实的优越感”,不利于双方的交往。
第二,中国必须做好应对欧美和俄罗斯国内特殊利益集团挑战的心理准备。
美国和欧洲诸多舆论对中国频频攻击,挑拨中俄关系。一是借周边安全问题抹黑中国形象。二是唱衰中俄经济合作的前景。出于斗争或维护私人利益的需要,俄罗斯的利益集团喜欢拿中国说事,给中俄合作制造困难。他们会通过自己掌控的媒体资源来影响舆论,比如在《独立报》有股份的金融寡头别列佐夫斯基,和控制《生意人报》的传媒大亨古辛斯基,均和西方国家有着密切联系。在中石油参与竞拍“斯拉夫石油公司”的股份时,《独立报》就发表题为《威胁——出售“斯拉夫石油公司”可能让国家付出惨重代价》的文章,称“如果俄罗斯石油对西方公司来说是滚滚财源的话,那么对中国则是战略利益”。该收购计划的最终夭折与这种利益集团的负面报道密不可分。
第三,中俄之间常态公共外交与危机公共外交的有效协调有待加强。
俄罗斯与美国关系微妙,与欧盟关系冷淡,与多个邻国矛盾重重,其周边也存在诸多潜在军事冲突热点。在围绕俄罗斯与其周边国家所爆发武装冲突的国际舆论交锋中,回应的力度仍存在欠缺,导致国际形象受到伤害。比如,“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声明“事出有因”的表态,“希望有关各方能够推动通过对话协商政治解决有关分歧”,并强调中国坚持的是“中方一向秉持的外交原则以及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立场是客观、公正、公平、和平的”。然而,由于常态公共外交并没有特别注意这个问题,没有及时转型做出相应的危机公关,中国官方的立场被俄罗斯媒体普遍曲解为“作壁上观”,“重演俄格战争期间的历史”,它们甚至有观点认为其别有用心,“希望冲突延续尽可能长的时间,从而拖住美国重返亚太的脚步”。美国媒体也趁机大做文章,称其为“俄罗斯和西方之间冲突的最大赢家”,渔翁得利,并进一步渲染野心,指出“在这个全球危机时期,将借机把他们的雄心壮志付诸行动”,等等。
4提升中国对俄公共外交的基本思路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要进一步提升中国对俄公共外交,制定有效的对策。
第一,夯实对俄合作性公共外交的社会基础。
首先,应努力提升对俄媒体的吸引力。应根据信息时代媒体传播的新特点改进对俄传播方式,比如,通过挖掘“大数据”,分析俄罗斯网民的特征和对中国的兴趣点,进而设计出更接俄罗斯地气的文化产品;改进交流方式,在俄罗斯本土社交平台如VK上开设官方公众账号,增强与网民的互动,等等。
其次,加强对俄罗斯在华留学生的管理,探索新的管理观念和模式。强化服务,增强俄罗斯在华留学生对校园生活的满意度,建立中俄学生混合型生活社区,打破两国学生原有的相互隔离状态,为他们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培养俄罗斯留学生对当代中国的感性认知,增强认同感。
再次,进一步培育促进两国交往的民意基础。一方面,继续向俄罗斯民众介绍真实的中国,向他们传递中俄合作不存在“谁当头,谁追随”的信息,和平发展的中国梦与追求强国的俄罗斯梦也是高度契合和相通的;另一方面,继续向国内民众介绍客观真实的俄罗斯,管控好相关媒体信息,引导他们以自信和平等的心态与对方民众打交道,在具体的经济、移民、军事与科技合作等领域避免泛泛而谈,应结合具体案例解疑释惑,消除不必要的舆论纠纷,突出在西方对中俄战略挤压的背景下,双方合作的战略意义。
第二,有效管控竞争性公共外交的负面影响。
对于中俄关系上的负面炒作,中国必须敢于亮剑,更为积极主动地对俄罗斯社会发声。一方面,应在澄清事实的基础上,指出正是西方国家的四处过度扩张才导致了亚太和欧洲地区出现了诸多不稳定问题,中俄和其它诸多国家正是其中的受害者。不仅如此,西方的这种扩张不仅没有达到效果,甚至连自身也深受其害。阿富汗、也门、伊拉克、利比亚和叙利亚依旧在战火纷飞中,塔利班不但没有被消灭,西方还多了一个新的对手“伊斯兰国”;欧美大国实力严重受损,经济发展困难、社会矛盾丛生、民粹主义盛行,等等。甚至连英国都启动了脱欧步伐,导致欧盟一体化陷入危机。美国也是新孤立主义思潮再次兴起,全球化面临着新的危机与挑战。
另一方面,对于俄国内的特殊利益集团对“威胁论”的负面宣传,中国更应注意加强与俄罗斯主流舆论的合作,多通过其智库、媒体与社会精英,传递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正能量。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当前,“针对那些曲解误解、唱空唱衰‘一带一盟’对接的论调,针对那些宣称中俄在欧亚地区必成竞争者的论调,两国媒体要协调立场、共同应对,积极回应国际社会关切,及时发出客观公正的声音,不能让不实信息成为主导两国民众相互认知的信息源”,“要重点介绍对接合作的重大项目,如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远东开发合作、西线天然气项目等,助推这些项目顺利推进,不断扩大利益交汇点,增加话语共通点,持续为对接合作赋予新活力、汇聚正能量”。
第三,在做好常态公共外交的基础上,协调做好对俄罗斯的危机公共外交。
做好对俄罗斯的常态公共外交必须以尊重基本规律为前提。英国学者马克·莱奥纳多(MarkLeonard)区分了常态公共外交的三个阶段:新闻管理、战略沟通以及关系建构。新闻管理以小时和天计算,战略沟通以星期和月计算,而关系构建则要以年来计算。以此为依据,可以为中国对俄的常态公共外交制定出三个阶段的目标:短期目标上,着力提升两国媒体间合作水平,共同应对和处理敏感的新闻事件,管控不良媒体报道的负面影响,消除俄罗斯社会对中国的误解,塑造一个总体良好的舆论氛围;中期目标上,通过主动设置议题加强与俄罗斯社会的战略沟通和联系,传递内政外交的核心信息,在其精英和民众中塑造中国的良好形象;长期目标上,通过形式各异的公共外交实践,使俄罗斯社会逐渐理解并认同中国关于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也让中国人民更加深刻地理解俄罗斯;通过中俄人文交流机制等长期合作平台,促进中俄各层次的人员在不断交往中打造“包容多元”的新型地区文化,建立起友好互信的关系。
可以预期,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类似乌克兰对峙、格鲁吉亚冲突与车臣战争等与俄罗斯相关的军事冲突事件发生的概率仍很大;同时,在中国的周边地区,朝核、钓鱼岛、南海与缅甸地区发生潜在安全危机事件的可能性也将长期存在。在应对这些事件的过程中,中国应当而且必须做好相关的危机公共外交准备。应做好常态公共外交有效协调危机公共外交的应急机制,充分利用常态公共外交积累的各种资源,集中进行一段时间的危机公关,防止关键时刻中国舆论在俄罗斯社会中的集体失声。其中,社会舆论尤其应当注意对政府力所不能及的地方进行补位。比如,在乌克兰危机和克里米亚问题上,中国的中立立场并没有背离以往的外交路线,有俄罗斯学者断言,“对西方,特别是美国而言,中国的外在中立更有利于俄罗斯。就像有媒体所指出的,中国是俄罗斯沉默的盟友,这是由两国的地缘政治诉求和具体的经济利益所决定的”.对此,中国完全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形式的活动,改变被动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