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报告

俄罗斯从向东转到“大欧亚”

发布时间:2017-06-13

俄专家:俄罗斯从向东转到“大欧亚”资料图:俄罗斯红场阅兵。

参考消息网6月12日报道 《全球政治中的俄罗斯》双月刊网站5月30日刊发俄罗斯外交和国防政策委员会荣誉主席、国际问题专家谢尔盖·卡拉加诺夫的文章《从向东转到大欧亚》称,伴随着不可避免的混乱,世界从多极走向两极的趋势开始形成。一极以美国为中心,另一极在欧亚。大欧亚伙伴关系是俄罗斯未来进行地缘战略和地缘经济自我定位的理念框架,俄罗斯就位于这个崛起中的大陆的中心和北部。

向东转的全球背景

文章称,俄罗斯这一轮向东转是2005年至2010年期间决定的,很大程度上是应对亚洲崛起而姗姗来迟的对策。这次崛起为俄罗斯,首先是东部地区创造了很多新的发展机会,让外乌拉尔和远东地区从国家负担,或者说对抗西方的大后方、与日中竞争的前线,转变为整个国家发展的潜力区域。

文章称,向东转的合理性是基于我们过去的主要经济伙伴——欧洲发展减速,我们与欧洲乃至整个西方关系复杂化的预测。经济关系和对外发展多样化的必要性也变得日益明确。

文章称,近十年来呈现出的一些有力趋势印证了这一论断。首先,西方从似乎赢得“最终胜利”之日起强加给全世界的秩序陷入了崩溃危机。其次,世界经济和政治去全球化和地区化的过程逐渐显现出来。再次,与前一点有关的经济关系政治化的趋势加速,使相互依赖和依赖单一市场变得危险且相对缺乏效率。

最后,“亚洲为亚洲”,而不是“亚洲为全世界”的趋势表现出来。亚洲,特别是中国的发展开始越来越多地面向国内和地区市场。与此同时,亚洲国家吸取了很多西方成就经验,运用了西方建立的自由经济秩序,在强化自身后开始争取自己在世界战略版图上应有的位置。

大欧亚构想的形成

文章称,中俄关系具有事实而非形式上的同盟性质。但俄罗斯与日本、越南以及其他东盟国家、印度、韩国、伊朗等国关系的加强愈加补充和平衡了中俄关系。莫斯科和北京没有像预言中那样在中亚竞争,而是慢慢实现了“新丝绸之路”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俄罗斯的亚洲政策是全面战略性政策。但前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文章称,俄在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方面的新自我认识意味着在精神和政治上摆脱对西方的依赖,在与西方的对话和合作中挺直腰板。同时,俄不打算放弃与欧洲国家的有益合作。大部分俄罗斯人即使本身不喜欢当代欧洲的很多东西,拒绝接受其大部分价值观,但仍然认为自己是欧洲人。

在评估、预测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趋势的基础上,根据在经济、政治和思维上向东转的初步结果,俄罗斯提出了构建新共同体——大欧亚伙伴关系的想法。俄罗斯的新亚洲政策将尽可能与欧洲、南方、北方(北极)、美国等其他方向的政策紧密结合。

文章称,大欧亚伙伴关系是俄罗斯未来进行地缘战略和地缘经济自我定位的理念框架。俄罗斯位于这个崛起中的大陆的中心和北部,是其重要的交通和经济枢纽之一,是最重要的安全产品提供者。

大欧亚伙伴关系是合作项目,确切说是很多合作项目的理念框架。这些项目的参与者包括准备向共同目标——建立发展、和平与紧密合作的欧亚大陆——努力的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起初在其中扮演领导角色的应是中国-俄罗斯组合。

文章称,上合组织看来是建立这种伙伴关系的天然谈判平台,前提是赋予该组织更多活力和开放性,将其从一个单纯的地区组织变为安排各组织讨论问题的平台。

面向明天的“路线图”

文章称,在构筑大欧亚伙伴关系或共同体方面进行优先合作应成为欧亚各国的共同发展目标。

构建“路线图”可包括如下因素:制定经过协调的大欧亚交通运输战略;建立评级机构系统;支持发展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扩大本币结算的贸易规模等等。

文章称,建立集传播、搜集和分析信息于一身的独立系统化信息-分析媒体机构,以帮助欧亚大陆国家集思广益,争取更多政治独立性,对抗信息政治化的趋势。这还包括为恢复对欧亚大陆国家统一的历史和文化史观进行合作,目的是重塑欧亚大陆和世界统一的历史文化认同。

文章称,在安全领域的目标很明确:构建欧亚大陆安全体系,以便为现有机制作补充,同时逐步取代政治过时的机构(例如欧安组织)。保障大欧亚安全的优先途径是国际社会的主要玩家(首先是俄罗斯、中国和美国)不结盟或中立。

独联体国家商务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