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菁:对俄罗斯市场特殊性应有认识
近日,俄罗斯联邦电信信息和大众传媒监管局宣布在俄罗斯境内全面限制WeChat(即微信)的使用,包括该软件网站的访问权限。随后又有报道称,俄罗斯海关宣布将在俄罗斯市场销售火爆的中国小米等手机列入海关知识产权清单。这意味着所有通过跨境电商网站购买的小米手机都将被认为是非正规渠道出售的产品,在进入俄罗斯时将被海关退回。
微信、小米在俄罗斯市场接连遇阻,引发我们对中国企业进入俄罗斯市场的全面思考。一方面,中俄两国关系“处在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堪称“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在良好的政治互信基础上,全面发展经济合作关系是两国领导人的共识。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在俄罗斯快速发展的市场中接连遭遇水土不服,在艰难中缓慢前行,这对两国企业间展开经济合作的信心将产生一定影响。
当前,俄罗斯经济持续下滑的势头有所好转,市场购买力正在逐步恢复。加之,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受到西方的经济制裁,加大了“向东看”战略的推进,企业间对华展开经济合作的意愿明显加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项目的对接,两国经济合作领域还将进一步拓宽。在此过程中,中国企业应如何把握好这一机遇,顺利进入俄罗斯市场,获得可持续的发展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此次,微信、小米在俄罗斯市场受阻,也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首先,要充分关注俄罗斯整体营商环境的变化,对行业领域的法律法规要通过专业团队的咨询服务进行持续的跟踪和专业的分析,并给出及时的应对建议。此次,微信在俄被封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按照俄罗斯网络监管条例提供自己用于在俄注册信息传播企业的联系数据。这一规定的执行与俄罗斯新出台的一系列反恐法案密切相关,特别是去年批准的《反恐法》修正案,旨在加强对俄境内网络公共空间的管控,监控更多的信息共享服务。而小米手机遭遇非正规渠道的禁售,则是与俄罗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规范电子商务市场发展有关。俄罗斯从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层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市场准入的门槛和相关的监管力度。
其次,要加强与有关部门和合作方的沟通,重视企业俄语人才的培养。在很多细节问题上,非母语的沟通不能做到全面和准确。企业间的合作,只有通过有效的沟通和理解,才能增进双方合作理念的融合。
最后,要在俄罗斯市场深耕细作,充分了解俄罗斯人的消费习惯和喜好,以产品质量为根本,做好市场品牌的定位,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让消费者逐步对品牌形成意识,改变对中国商品和服务以往不好的印象,最终赢得市场的认可。(作者是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