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报告

张建: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的反美主义论析

发布时间:2017-04-01

  【摘要】反美主义在国际政治中不是新现象,其在俄罗斯社会也早已存在。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社会反美主义情绪上升,通过数据调查,其表现在俄罗斯社会对美国及美国领导人总体印象不断下降,对美国标志性消费文化的抵制,视美国为敌对、威胁的态度增多等等。乌克兰危机引起的俄罗斯内外形势的连锁反应是导致俄罗斯此轮反美主义情绪上升的直接原因。反美主义蔓延给美国全球形象及俄美关系的未来走向带来了挑战。

  【关键词】乌克兰危机;俄美关系;反美主义;美国形象

  一、导语

  国际社会中,长期存在着反美主义的思想、行为和现象,反美主义运动最早可追溯至18世纪,在冷战时期,反美主义表现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美国霸权主义、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反对。进入21世纪,随着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及利比亚战争的爆发与“伊斯兰国”的崛起,全球反美主义不断呈现出新浪潮,反美主义以及美国的全球形象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美国著名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学者彼得·卡赞斯坦(Peter J. Katzenstein)和罗伯特·基欧汉(Robert O. Keohane)对反美主义的定义为“反美主义是嵌于认知、情感、规范的一种对美国社会、国际形象及对外政策的负面态度”。俄罗斯美国问题专家加鲁索娃(Garusova L. N.)认为,反美主义是一种对美国价值观的反对态度,这种态度深植于价值观并在一定条件下以某种行为表现出来。本文在宽泛意义上对反美主义理解为,反美主义是不同政治主体对美国及其主导的文化价值观、经济制度、政治体制、军事行为、国际形象和影响力的负面认知态度,并通过言论反对和行为抵制等多种方式表现出来。反美主义在一个国家的兴衰既有自发因素,也有引导成分。美国知名舆论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在一份名为《全球意见:反美主义的传播》的报告中指出,“美国的国际形象逐渐变差,美国很难赢得昔日国际层面的支持,如今的反美主义比现代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要广泛和深刻”。甚至在美国最可信赖的盟国中,美国也被视为具有威胁性的国家,反美主义此起彼伏。俄罗斯的反美主义可以追溯至“十月革命”时期,随后的两极世界、冷战时期,苏美两国把对方看成最大的威胁。冷战结束后,俄罗斯“亲近”西方,其反美主义一度减弱,随着俄与西方“短暂蜜月期”的结束以及普京(VladimirPutin)的上台,俄罗斯的反美主义再度呈上升趋势,即使在2009至2013年俄美关系的“重启”时段,俄罗斯社会中的反美主义也依然存在。

  随着2013年年底乌克兰危机爆发、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对俄罗斯实行经济制裁,俄美关系降至冷战后最低点。面对西方的制裁,俄罗斯国内经济形势严峻,2013—2015年,俄罗斯经济呈下降趋势,GDP增速分别为2013年的1.3%、2014年的0.6%和2015年的-3.4%,俄罗斯社会悄然发生着变化,民族主义、反美主义呈上升趋势,而普京总统的支持率在2016年10月仍高达84%。2016年9月,列瓦达中心对俄罗斯民众对美国的态度进行了新的统计,统计涉及48个地区,137个城乡居民点,1600名18岁以上的俄罗斯公民,根据2016年10月发布的这项调查结果显示,仅1%的俄民众对美国印象很好、18%的俄民众对美国印象好,对美印象不好的民众则高达47%、很不好的为23%,还有11%无法回答。在该中心2016年6月发布的另一份报告中,美国被俄罗斯人看作头号敌人。这些现象不禁使人们产生诸多疑问:该怎么看待反美主义?俄罗斯民众视美国为“非友好国家”甚至“威胁”和“敌人”的根源有哪些?

  当今时代,传媒、舆论、社会情绪与国家政治层面的行为和决策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俄罗斯国家层面的政治议程与其反美主义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目前,在中国学术界还没有见到有学者对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的反美主义进行专门解读。然而,当前背景下,俄罗斯的反美主义应被视为一种对俄罗斯外交全局产生影响的重要变量。本文拟对乌克兰危机发生后的俄罗斯社会的变化,对其再次膨胀的反美主义进行考察、总结和解析,找出造成俄罗斯反美主义上升的根源,这对于认识和理解当前美国的全球形象、俄美关系及其走向具有潜在意义。

  二、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反美主义上升的表现

  反美主义在俄罗斯具有动态特征,走势往往与俄美关系的冷暖相吻合。从十月革命开始,苏俄反美主义的根源就是意识形态的对立。苏联时期,反美主义体现为苏联政府强烈反对美国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抱有极强的试图改变美国政治经济制度的态度;冷战结束后,反美主义在北约东扩、科索沃战争、“颜色革命”、俄格战争等一系列危机事件中起起落落,但一直存在。反美主义在俄罗斯的表现并没有像中东国家那样采取激进的形式,而是主要体现为游行示威、在社交媒体上(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发表对美国的不满、反对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和霸权主义的对外政策。2013年年底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反美主义呈上升趋势,表现在俄罗斯社会和民众对美国及美国领导人的总体看法,对美国代表文化形象、俄美关系的评价以及对美国全球角色的态度上。

  首先,俄罗斯民众对美国的总体好感度认知在乌克兰危机后呈下降趋势。

  了解俄罗斯民众对美国的看法非常重要,近年的调查可以看出,俄罗斯民众对美国的负面印象不断创下历史新高。从表1可以看出,2014年3月克里米亚入俄至2016年9月底,俄民众对美国印象很好的比例仅占2%,对美国印象好的比例占21%,比例最高的是对美印象不好者,占44%,很不好者占20%,还有13%无法回答。另一项调查也印证了俄罗斯人对美国的负面态度,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16年春季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见图1),近十年来,俄罗斯社会对美国的好感度起起伏伏,乌克兰危机后总体呈下降趋势。

  同时,美国领导人的国际形象在俄罗斯持续走低。

  作为世界强国的总统,其能力及其制定的政策不仅影响国内,更会影响世界其他国家。奥巴马总统(Barack Obama)在2017年1月已经离任,在他离任前不久,各国对奥巴马的态度显示了对美国过去8年对外政策的认可程度。调查显示,除俄罗斯外,被调查的15个国家对奥巴马处理全球事务的能力持肯定态度,认为奥巴马的对外政策是正确的。欧洲一些国家对奥巴马总统正确处理对外事务的信心高达80%以上(见图2),而与此大相径庭的是,这一指数在俄罗斯跌至10%左右(见图3)。很多俄罗斯精英和民众认为,奥巴马“能力不足”,其在任期内实施的中东政策、乌克兰政策、制裁俄罗斯等一系列政策加剧了俄美关系的紧张,2014年年末的一项调查显示,76%的俄罗斯人认为,将诺贝尔和平奖颁给奥巴马是不公平的。面对急剧下滑的俄美关系,俄罗斯知识分子阶层对特朗普(Donald Trump)总统时期的俄美关系走向较为关注,虽然有部分学者认为俄美关系可能缓和,但由于俄美矛盾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俄美关系可能继续走向“尝试对话——失望——僵局”的不良循环。

  第二,对美国代表文化形象的抵制。

  在世界各地,麦当劳是一个显著的美国标志,有很多人认为麦当劳已经成为美国在全球的象征。根据2013年的一份调查显示,在俄罗斯有65%的受访者认为麦当劳是“极其”或“非常”具有美国特色的产品和餐饮文化。截至2015年下半年,俄罗斯已经有超过500家麦当劳分店。因此,对麦当劳的态度或消费可以很好地检验俄罗斯民众对美国特色产品和文化的看法。然而,数据显示,在俄罗斯和西方国家围绕乌克兰冲突展开“制裁战”的背景下,“麦当劳”一度成为俄罗斯社会严厉抵制的对象。种种现象显示俄罗斯民众把麦当劳当做反美主义的靶子。截至2015年年初,总计有12家麦当劳餐厅由于卫生不达标被俄联邦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要求停业整顿,包括1990年在普希金广场开业的俄罗斯首家麦当劳餐厅。2014年3月,克里米亚半岛并入俄罗斯后,当地3家麦当劳餐厅也因“技术原因”被关闭,莫斯科市郊的麦当劳餐厅门前还出现示威活动,民众在美国快餐连锁店麦当劳周围举行示威,有人手举俄罗斯煎饼、蛋糕等传统食物,大喊“快餐是毒药”,“麦当劳是美国乞丐的食品”等口号。民族主义者、自由民主党主席日里诺夫斯基(Zhirinovsky V. V.)当时曾要求关闭这家美国餐饮集团在俄罗斯境内的所有餐厅。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民调显示,近一半俄罗斯人(49%)支持关闭全俄境内麦当劳的想法(见表2)。受到这种反美情绪的影响,麦当劳不仅放缓了在俄罗斯新开分店的计划,其利润更是遭遇重创,2013年的利润增长率为7.8%,2014年为5.6%,2015年为4.5%。1尽管俄罗斯官方不承认针对麦当劳的措施与政治有关,但“麦当劳”确实已经成为民众发泄民族主义和反美主义情绪的对象。

  第三,对俄美关系的回暖悲观,视美国为敌对、威胁的态度增多。

  虽然美国大选后部分学者和政治家呼吁改善俄美关系的时机到了,但俄罗斯社会视美国为威胁的态度仍然较广泛地存在。2016年11月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当被问到“世界其他国家的安全是否存在来自美国的威胁”,68%的俄罗斯人的回答是肯定的。对美国在世界上的角色,71%的俄罗斯人持负面态度,这种负面评价是近8年以来的极值。根据2016年6月的调查,俄罗斯人认为,俄罗斯的敌人中排名前三的是美国、乌克兰、土耳其。更强烈的反美主义情绪在俄罗斯青年人中蔓延,根据对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48%的在校大学生认为,美国是俄罗斯的敌人,他们中有一些人甚至认为“美国应从地球上消失”、“取消英语教学”。根据列瓦达中心2016年5月的一项名为“谁是我们的敌人”的调查显示,俄罗斯对不同国家的态度反映了俄罗斯对这些国家的定位和与该国家未来关系的大致走向,对俄美关系,民众大多持“不佳”的悲观态度,俄罗斯人认为当前俄罗斯的朋友、伙伴包括中国、白俄罗斯等国(见图4)。

  三、俄罗斯反美主义的主要特点

  从全球反美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来看,反美主义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早期英国的反美主义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美国文学及生活方式的蔑视;整个20世纪拉丁美洲经历了民众反美、精英反美到民众与精英反美相结合的阶段,反对的是美国“民主”意识形态的扩张;韩国的反美主义主要体现在新社会阶层对国家独立形象的追求;中东地区反美主义的特点是抵制美国的文化侵蚀和反对美国的对外政策。从方式来看,相对于伊斯兰恐怖主义激进的反美方式,上述这些国家的反美主义形式上是较为温和的。伴随着乌克兰危机的深化,俄罗斯反美主义的主要特点逐渐清晰,从表现形式、内容、主题等角度看,俄罗斯的反美主义体现为以下特点。

  第一,从表现形式来看,俄罗斯的反美主义基本没有出现极端暴力型反美,占主导地位的仍是和平温和的反美方式。

  反美主义存在于世界诸多国家和地区,各个国家和地区反美主义的反映形式是不同的,有极端型的反美主义,有温和型的反美主义,也有国家表现为极端和温和并存型。从俄罗斯政府的角度看,俄罗斯政府希望获得美国对其世界大国地位及其国家利益的尊重,因此俄罗斯官方在感知到俄国家利益受到美国威胁或忽略时,才会做出相应的回应并对美国展开批评。而民众反美的表现主要包括对美国和美国总统印象和评价下降、在各种媒体上发表对美国不满的意见、对美国文化形象的抵制等,并没有采取暴力或极端的形式。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冷战结束以来,俄罗斯的反美主义基本一直以温和型的反美主义存在着。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期间,21世纪初的“颜色革命”以及2008年的俄格战争期间,俄罗斯的反美主义基本没有采取极端对抗的行为。乌克兰危机发生后,虽然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的经济、金融制裁导致俄罗斯经济状况不佳,但是,俄罗斯社会总体运行稳定,政治稳定是可以预见的,这决定了极端反美主义缺少存在的土壤。

  第二,从反美主义的内容看,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上升的反美主义与传统的意识形态分歧关系不大,这也是当代俄罗斯反美主义最大的新特点之一。

  冷战时期,苏联反美主义最大的标志性口号就是反对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反对资本主义的剥削性。苏联解体后,独立后的俄罗斯采取的政治制度是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还是共产主义的传统意识形态争论便不再存在。从表面上看,意识形态的对立似乎被弱化了,实质上是以隐蔽形式表现出来。俄罗斯社会普遍认为:美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随着全球化的扩展,向世界各国的渗透日趋明显,美国的大众文化(如麦当劳快餐文化)、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借助经济影响力和高新科技手段遍及世界各地,俄罗斯也处在这种影响之下。乌克兰危机后,有很多批判美国价值观的俄罗斯影视、媒体作品在俄罗斯社会再次出现,这反映了反美主义影响到了俄罗斯人对社会各个方面的看法,俄罗斯民众价值取向重回“保守主义”。

  第三,从反美的主题与维度看,近期俄罗斯的反美主义出现了主题多元化、维度多维化的特点。俄罗斯的反美主义主题主要体现在政治上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干涉主义,经济上反对美国的经济制裁,宗教方面反对基督教,不断提倡巩固东正教地位,文化方面反对美国标志性的文化消费产品,道德领域反对西方提倡的价值观等。在乌克兰问题和中东局势上,俄罗斯主流媒体经常长篇大幅报道并谴责美国在乌克兰危机和叙利亚局势上采取的霸权主义和干涉他国事务的行径,这些报道再次促使俄罗斯反美主义的主题呈现多元化特点。当今,俄罗斯国内已经形成了“普京一代人”(the Putin generation),新一代年轻人比他们父母这一代人对美国产品持更加否定的态度,这种态度无疑会影响未来的俄美经济合作。同时,俄罗斯反美主义在维度上体现了多维化的特点。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所存在的社会都是具有多面性的,美国国内社会呈现多维性,如美国信仰基督教的同时又奉行世俗主义;美国是超级大国,其影响力遍布全球,在国际社会中提倡国际道德却又自行其是,美国给俄罗斯民众造成了多样的、不同的形象,而有时这些形象是自我矛盾的。正如卡赞斯坦和基欧汉在他们的著作中写到,反美主义具有多维性和异质性以及与之相伴的矛盾心态。美国社会的多维度使得俄罗斯反美主义者在接受美国一些事物的同时,强烈反对另一些事物,对美态度上,反美主义的参与个体呈现多维态度。当代俄罗斯民众一般认可美国的高等教育,但却对美国提倡的民主观念持负面态度;俄罗斯社会接受美国的高科技产品,却对代表美国快餐文化的麦当劳餐厅相当抵制;美国社会的多维特性使得俄罗斯反美主义者总能在其中找到让自己可以抨击的现象,也使得反美主义现象在世界各地广泛而持续地存在。

  第四,俄罗斯的反美主义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实用主义”色彩。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从向西方“一边倒”到“既重视西方也重视东方的双头鹰政策”,再到实行侧重于抵制美国围堵的“全方位外交”,俄罗斯对外政策越来越显示出实用主义的清晰轮廓。面对美国为首的北约东扩和乌克兰危机,俄美关系不断下滑,俄美双方在具体问题上相互指责,民众反美主义情绪高涨自下而上地影响了俄罗斯领导人实施强硬的对美政策,这一点在普京居高不下的民意支持率中可以得到佐证。然而,在中东局势、反恐斗争等诸多领域,俄罗斯并没有关闭与美国合作的大门,俄罗斯外交部部长拉夫罗夫(Sergey Lavrov)在2014年9月即表示,希望与美国合作打击恐怖主义。2016年,美国国务卿克里(John Kerry)与拉夫罗夫多次就叙利亚和乌克兰问题进行讨论。2016年9月,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前,俄罗斯不同的政治派别都在炒作反美主义,以达到为自身所用的目标。由此可见,当反美符合俄罗斯国家利益时,俄罗斯会提高反美调门;当与美国合作符合俄罗斯国家利益时,俄罗斯则会压低反美主义声浪。俄罗斯的实用主义不仅体现在国家和政府层面,还体现在反美主义的主体——俄罗斯民众身上,“实用主义”的反美情绪使得俄罗斯人在对待美国一些问题的立场上持相互矛盾的态度。尽管俄罗斯人对美国及美国人总体印象不断变差,但是2016年6月,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发生大规模枪击事件后,相当一部分俄罗斯民众对此表示同情和哀悼;当询问俄罗斯人是否喜欢美国的时候,得到的答案往往是直接的“Nyet”(俄语“不”的意思)。2016年7月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71%的俄罗斯人认为美国“在世界上扮演着负面角色”,两年前持此观点的人数比例为50%。然而,试图移民到美国的俄罗斯人数量却空前高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美国国务院称,尽管10万个名额中只有约4000个被预留给俄罗斯人,但俄罗斯人2015年申请美国绿卡的数量却达到265086人次,创下历史新高。俄罗斯反美主义虽呈现上升趋势,然而实用主义的特点却一直存在。

  从俄罗斯反美主义的特点可以看出,反美主义已经成为俄罗斯各种不同社会思潮、面对西方压力的焦虑心态以及统治者施政策略的“混合物”。

  四、俄罗斯反美主义上升的主要原因解析

  冷战结束后,美国不断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生存空间;乌克兰危机以来,美国通过不同途径给予乌克兰“援助”,乌克兰危机引起的俄罗斯内外形势的变化是导致俄罗斯此轮反美主义情绪上升的导火索,它使得俄罗斯国内早已存在的反美主义不断高涨。究其根源,分析如下。

  造成俄罗斯反美主义上升的国内因素包括:国内经济、国内政治和意识形态因素。

  首先,俄罗斯国内经济状况的下滑诱发了反美主义情绪。俄罗斯收回克里米亚后,美国带头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制裁范围从对俄罗斯高官实行旅行禁令并冻结他们的海外资产,到对俄罗斯大型银行、能源和国防企业三大俄罗斯关键领域的禁运。2014年12月18日,奥巴马总统签署了内容包括追加对俄罗斯大型公司制裁及授权对乌克兰提供军事、经济援助的《支持乌克兰自由法案》;2016年6月,英国脱欧公投后,奥巴马再次声明:只要俄罗斯没有履行《明斯克协议》,美国就会继续维持对俄罗斯的制裁,英国脱欧一事并不会影响美国对俄罗斯的后续制裁。美国为首的西方经济制裁减少了潜在的资本流入,引发资本外流,俄罗斯经济进入“寒冬期”。2014年3月和2015年1月,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普将俄罗斯主权评级展望两次下调至负面,认为俄罗斯经济发展前景暗淡。乌克兰危机发生前的2012年,俄罗斯GDP增速为3.4%,乌克兰危机发生后,俄GDP增速分别降为2013年的1.3%、2014年的0.6%和2015年的-3.4%。俄罗斯民众对当前国家经济发展及经济危机有深刻的感受,根据2016年9月的调查,有80%的俄罗斯民众认为国家处于经济危机中,61%的俄罗斯民众认为物价在上涨,居民生活水平在下降,仅有1%的人认为经济危机会在2—3个月之内很快结束。在经济发展下滑、卢布大幅贬值、物价上涨的背景下,俄民众自然将俄罗斯的经济状况归咎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打压和制裁,俄罗斯各界普遍认为,美国的盟友欧盟在这场制裁中也遭到了巨大损失。而俄美经济联系较为薄弱,2015年俄美经贸额仅300多亿美元,薄弱的经济合作基础,又缺少战略经济合作支撑,激发了俄罗斯社会的反美情绪。

  其次,从国内政治角度看,俄罗斯国家的历史结构把国家-社会生活集权化,长期处于高度中央集权制度下,俄罗斯人产生了对强人政治的依赖感,当俄罗斯社会出现危机时,俄罗斯人则会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他们认为总统权力将促进政府效率提高,进而社会也会更加稳定。普京执政以来,俄罗斯逐渐回归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政体,加强“建设垂直权力体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批评俄罗斯威权政治的回归是民主的倒退,助长了官僚主义,挤压了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后,普京在西方国家的形象更是一跌再跌,批评普京的声音也越来越多。根据2016年6月皮尤中心的调查,在英、法、德三国对普京在国际事务中的形象好感度均有下跌,分别跌至20%、20%和31%,而在这三个国家中,对奥巴马的形象好感度分别为79%、84%和86%。然而,俄罗斯民众对国家发展道路和总统普京仍然相当认同,2013年11月,41%的俄罗斯人认同俄罗斯是沿着正确发展道路前进的,从乌克兰危机爆发、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这一时间点开始,俄罗斯人对于俄罗斯是否沿着正确发展道路前进的支持率呈上升态势,截至2016年10月,55%的俄罗斯人认同俄罗斯是沿着正确发展道路前进的;对于俄罗斯总统普京,2013年11月,普京的支持率为61%,从2014年3月到2016年10月底,普京的支持率一直高达80%以上。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政治经济体制、发展模式的批评、排斥和敌视,被俄罗斯解读为美国霸权对他国发展的干涉和指责,在媒体报道的发酵作用下,结果就是俄罗斯社会不断上涨的反西方、反美主义情绪。

  再次,大国意识觉醒与民族主义高涨。俄罗斯的大国情结可以追溯至东正教传入时期,在16世纪,俄罗斯东正教认为俄罗斯是“第三罗马帝国”。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世界大国地位曾一度下降,然而其军事实力一直稳居世界前列,根据俄罗斯1993年、2000年、2008年、2013年和2016年发布的五个版本的《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构想》,俄罗斯始终认为自己是当代国际关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乌克兰危机后,面对西方的外交孤立,俄罗斯大国意识再次觉醒,以打击恐怖主义势力为由出兵叙利亚也是出于迫切希望世界认可其大国地位。根据统计显示,2013年以后,46%的俄罗斯人认为世界应该更尊重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在俄罗斯所有联邦主管的电视、电台、杂志和报纸中,对“俄罗斯——大国”这一词组的使用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面对西方制裁,俄罗斯陷入了经济困境,随着西方与俄罗斯的地缘角力,俄罗斯也面临着更大的安全压力。从历史上看,外部压力越大,俄罗斯民族越是“抱团”。这在激发俄罗斯大国意识觉醒的同时,也激发了俄罗斯民众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绪。从世界反美主义发展的脉络来看,造成反美主义的缘由有多种,而民族主义构成了主要因素。根据调查显示,俄罗斯民众对国家的责任感在上升,社会不同阶层的群体和个人都认为应该发扬“爱国主义”。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民族主义以克里米亚入俄和土耳其击落俄罗斯苏-24战斗机为标志不断高涨,而在这两起事件中,西方国家、北约都站在了俄罗斯的对立面。随着俄罗斯社会大国意识的觉醒与民族主义的高涨,当民众看到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大国地位不尊重并“挑衅、侵犯”时,反美主义情绪上升就成为必然。

  导致俄罗斯反美主义上升的国际层面因素有:历史认知差异、地区秩序和国际秩序因素。

  首先,历史认识差异导致了俄美关系起起落落,无法走出低谷。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国以冷战胜利者自居,很多美国民众和部分精英阶层都认为,即使冷战再持续五十年,美国完全可以面对并最终取得胜利。每当提起俄罗斯,冷战的历史惯性会使美国人想起当时的对手苏联,在冷战结束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为了维持霸权地位,美国在世界各地推广民主和人权等西方价值观,主导了一系列国际秩序的建立和推广,支持、助推了“北约东扩”“颜色革命”和2013年年底的乌克兰“广场示威”。然而,苏联是冷战输家的观点在俄罗斯并不被认同,俄罗斯人认为苏联解体是祖国历史上的“黑暗时刻”,西方认定苏联输掉冷战而俄罗斯的利益就可以被忽视的观点是极其错误的。俄罗斯的中小学历史教育突出了苏联在二战中的作用,而且“普京一代人”受到普京对外政策的影响,认为俄罗斯没有被西方平等对待,由此更坚定地与美国站在对立面。历史认知差异在冷战结束后历次俄美关系遇到问题和危机时都会显现。

  其次,从地区秩序来看,美国挤压俄罗斯的势力范围和战略缓冲区造成了俄罗斯反美主义的抬头。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然而,俄罗斯在欧亚地带进行任何区域一体化的尝试,都被美国视为应被抵制的“恢复苏联”的行为。2012年12月在都柏林,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Hillary Clinton)在谈到欧亚关税同盟时说,美国正试图阻止俄罗斯借助经济一体化的方案重建新版苏联,甚至有西方学者认为,欧亚主义是“反美主义”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俄罗斯社会主流观点则认为,欧亚联盟并不是想恢复苏联,乌克兰是该构想的重要一环,乌克兰危机的爆发意味着乌克兰加入欧亚经济同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危机爆发以来,北约不断加强在俄罗斯周边地区的进攻性潜力,随着区域地缘态势的发展,同俄罗斯及其盟国接壤的国家和地区存在发生军事冲突的风险。2016年5月12日,美国在罗马尼亚的反导系统正式启用,并将与北约的反导系统“对接”。2016年5月13日,美国在波兰的陆基“宙斯盾”反导系统开工建设。2016年7月,北约峰会决定首次在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东部部署军队,这些举动无疑对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形成挤压,普京表示,美国与北约的举动严重威胁了俄罗斯的国家安全,俄别无选择,只能“还击”,俄罗斯社会的反美主义情绪随之上升。

  最后,俄罗斯的反美主义是俄美对“多极世界”国际秩序观不同态度的产物。多极化思想是当代俄罗斯外交思想的主流,普里马科夫(Yevgeny Primakov)认为多极世界是对当今形成的国际局势最合适的定义。对于世界秩序,俄罗斯一直主张反对西方主导,提倡多极世界,俄罗斯将是未来多极世界中的重要一极,美国主导的世界格局不会彻底消失,但会逐渐被改变。乌克兰危机后,面对西方的经济制裁和外交围困,俄罗斯不断加强与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组织、G20集团、东盟国家组织的联系与共同发展,主张欧亚经济同盟一体化与中国“一带一路”构想的战略对接。2016年6月,普京总统在圣彼得堡经济论坛上又提出了“大欧亚”计划。然而,西方却试图保持其主导地位并阻碍多极化的发展。俄罗斯学界认为,北约拒绝与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建立正式联系,不断唱衰金砖国家组织,都是一种与俄罗斯主张“多极世界”对抗的行为。

  五、影响

  俄罗斯反美主义的蔓延已经发展成为一股影响俄罗斯社会和俄罗斯对外政策不容忽视的力量。反美主义者通过不同利益集团的表达机制表达意愿,加上俄罗斯媒体的渲染与报道,反美主义的政治效应会越加凸显。俄罗斯反美主义上涨对俄罗斯社会管控风险的能力、俄美关系未来走向以及美国在一些独联体国家的形象都有不同程度的挑战和影响。

  首先,对于俄罗斯社会来说,上升的反美主义是一把“双刃剑”。

  面对国际环境恶化、地缘政治氛围紧张和国内经济危机,反美主义在俄罗斯社会内部起到了空前的促进团结的作用,亲美派几乎失去了话语权和合法性,各阶层、各党派的立场趋于一致。在俄罗斯国家杜马2016年9月选举前,诸多政党、政客纷纷发声支持普京及其领导下的政体。俄罗斯“民主选择党”领袖米洛夫(VladimirMilov)在2016年5月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许多俄罗斯民众仍支持普京总统的对外政策。很多人都期望普京能继续执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继续管理国家。近年来,俄罗斯有各种目标相同的反对党联盟试图挑战统一俄罗斯党的主导地位,然而,由于目前形势的发展,一些政党已经解体。多伦多道明银行新兴市场研究主管克里斯坦·麦琪欧(Cristian Maggio)表示,俄罗斯2016年发生政治动乱的可能性要比2011年小很多,“这暗示俄罗斯民众将会更加团结支持他们的政府。”然而,这种外部压力下的社会政治稳定是有风险的,随着经济形势恶化,非理性因素不断上升,如果反美主义上升至狂热或极端程度,管控将具有较大风险。

  其次,反美主义上升放大了俄美两国业已存在的问题,降低了俄罗斯对美政策转寰的灵活度。俄罗斯反美主义上升势必会放大俄美两国本已存在的诸多问题。在俄美关系面临诸多难题之际,面对国内社会的反美主义情绪,俄罗斯政府会对美国以及西方社会制定相应对策,从而彰显其维护国家利益和大国地位的雄心。针对美国为首的对俄经济制裁,俄罗斯曾多次表示要实施报复性反制裁;针对北约派兵进驻三个巴尔干国家和波兰的决定,俄罗斯认为该做法具有“对峙性”和“反俄倾向”。俄罗斯与美国在地区安全和“反导系统”部署方面的分歧越来越大,随着2016年5月12日美国在罗马尼亚的反导系统正式启用,俄主流媒体突出报道了普京针对美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的讲话,普京回应道:“我们有这样的回击能力,俄罗斯海基和空基中程导弹的性能是公认的,‘伊斯坎德尔’导弹也表现出色”。俄社会各界精英在各大电视台的专题节目中,纷纷表示坚决支持普京强硬应对美方的挑衅。随着美国“神盾”反导系统在罗马尼亚德韦塞卢小镇进入战备状态,俄军方也将加快部署针对美欧的“伊斯坎德尔”导弹等相关军事部署。此外,在涉及诸多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问题上,需要俄美两国协作才能推进解决。特朗普被选为美国新一任总统后,俄罗斯官方有意改善俄美关系,但反美主义使得俄美合作的环境不断恶化,俄罗斯对美政策回旋余地减小,缓和空间缩减,对于叙利亚问题、乌克兰和平进程的推进、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等问题的推进也产生了阻碍作用。

  再次,产生“连带效应”,刺激与俄罗斯关系密切的独联体国家的反美主义情绪,进一步影响美国形象。

  在苏联时期,俄罗斯与其他加盟共和国形成了深度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联系。苏联解体后,这种联系逐渐减少。然而,由于俄罗斯“软实力”的存在,并借助于共同的语言和媒体,俄罗斯对如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等国家的影响依然存在。媒体影响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根据2013年的一项调查,63%的白俄罗斯民众经常收看俄罗斯电视频道,俄罗斯报纸在白俄罗斯市场也占有重要地位。此外,据最新数据,有61%的白俄罗斯民众和55.8%的哈萨克斯坦民众使用互联网,而在独联体国家占主要地位的搜索引擎是yandex,主流社交媒体软件是俄罗斯的VK(接触)和Moi Mir(我的世界)。在这种背景下,俄罗斯社会的反美主义情绪会通过媒体的渲染发生“外溢”并产生“连带效应”,根据美国民调机构盖洛普2016年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部分独联体国家,美国形象不断走低,对美国全球领导角色的负面看法在上升,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将美国视为排名首位的“敌人或威胁”,在白俄罗斯,对美国持负面看法的人占67%,而这一数字在哈萨克斯坦则达到了70%。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反对美国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并在2014年3月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针对西方媒体提出乌克兰事件应引起其他国家的警惕时说:“我们将完全根据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之间现有的法律基础行事。我多次公开说:我们和俄罗斯人都是斯拉夫人民,乌克兰人也是一样,我们永远在一起。”由此可见,俄罗斯社会上升的反美主义将不可避免地蔓延到其他与俄罗斯关系密切的独联体国家,刺激这些国家反美主义的发展。

  从反美主义的影响来看,研究俄罗斯反美主义已成为研究美国全球形象和俄罗斯对美政策的重要因素。从俄罗斯反美主义的前景和未来走势来看,只要美国仍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存在并与俄罗斯争夺势力范围,俄罗斯的反美主义就会继续存在下去,而其趋势的上升或下降,则与俄美关系的总体走势和俄美两国如何应对涉及两国关系的突发事件相关联。这些都说明反美主义现象的未来发展值得高度重视。

  六、结语

  总体来看,多种因素导致了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反美主义,但只要美国继续推行维持其主导的国际秩序,以确保其全球领导力和唯一超级大国地位,反美主义就还会在国际政治中以不同的,或温和或激烈的形式表现出来。随着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及随之而来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围堵和制裁,俄罗斯社会被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团结起来,出现了反西方、尤其是反美主义的高涨,表现在俄罗斯社会对美国及美国领导人总体印象下降,对美国标志性餐饮文化的抵制,更多俄罗斯民众视美国为俄罗斯的敌人或威胁。而由于当前的俄罗斯社会运行总体较为稳定,因此,俄罗斯没有出现激进、极端的反美主义,反美主义上升的表现形式较为温和。造成俄罗斯此轮反美主义蔓延的主要原因既有乌克兰危机引起的对俄罗斯内外形势造成影响的连锁反应,也有俄美之间本已存在的“难题”再次显现。从反美主义上涨对俄罗斯社会和未来俄美关系的影响来看,反美主义上升的背后是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的高涨,面对当前的国内外形势,俄罗斯社会的紧密团结有助于克服当前国家面临的困难,但民族主义有时候是非理性的、带有风险的社会力量,走向极端的民族主义会给社会稳定带来挑战;反美主义上升放大了俄美两国业已存在的问题,降低了俄罗斯对美政策转寰的灵活度;严重影响了美国在独联体地区的形象,对于地区稳定与和平,以及共同面对诸如恐怖主义这样的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挑战都是不利因素。

独联体国家商务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