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贸要闻

天宫二号正刺激俄罗斯航天界改变对华态度

发布时间:2016-09-21
 中国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经开启太空之旅。在传统航天大国俄罗斯,受制于目前越来越拮据的资金压力,以及技术换代脱节问题,对华态度正逐渐从傲慢和提防,逐渐转变为羡慕,并流露出寻求合作的期望。

 
  北京时间2013年7月2日上午,一枚载有3颗“格洛纳斯-M”导航卫星的“质子M”火箭,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后,随即倾斜下坠、触地爆炸。这类失败在2000年以后已屡见不鲜

  此外,不仅是俄国专家和媒体开始高度关注,许多俄国民间航天爱好者、特别是航天器观测者们,也正将“天宫二号”纳入关注目标。

天宫二号的成功,已成为中国航天技术的一张名片。在为国家赢得广泛赞誉的同时,也为中国航天产业打破了此前的诸多人为阻碍
  天宫二号的成功,已成为中国航天技术的一张名片。在为国家赢得广泛赞誉的同时,也为中国航天产业打破了此前的诸多人为阻碍

  在俄罗斯天文爱好者的ASTRO论坛上,已经专门开辟了“天宫”空间实验室专栏。不少俄国航天器观测爱好者们,纷纷将自己用慢速快门拍下的“天宫”掠过的明亮轨迹,贴在网页上供大家欣赏。

  “大家在望远镜里看到天宫二号了吗?”

  莫斯科时间15日夜里,网友罗曼诺夫·飞利浦在ASTRO论坛发帖。另一位爱好者亚历山大·列普诺伊很快就回复道:

  “看到了,运行轨道的近地点高度为200千米,远地点高度347千米,轨道倾角42.8度,你们应该出去看看那个‘大鸟’!”

目前,从地面使用望远镜设备追踪和观测在轨航天器,已成为了俄国航天迷们的一项“日常”活动。目前,天宫二号作为入轨的最新锐设备,正在俄国航天迷界引起一轮热潮。
  目前,从地面使用望远镜设备追踪和观测在轨航天器,已成为了俄国航天迷们的一项“日常”活动。目前,天宫二号作为入轨的最新锐设备,正在俄国航天迷界引起一轮热潮。

  但相比着眼于看热闹和基于个人兴趣和爱好的航天迷们,俄罗斯航天领域的专家们,则更在意一些实际关系到两国相关产业前景的问题。为此,日前有专家冷静分析了中国航天进步的经验和前景。最近,俄航天政策研究所导师伊万·莫伊谢耶夫撰文说,中国有一系列清晰的国家航天发展(000547,股吧)规划,并顺利、稳步推进。中国正在独立自主地发展航天事业,不断改进其技术设备,并且取得了成功。

国际空间站已日显老旧,退役问题正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
国际空间站已日显老旧,退役问题正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

  他指出,天宫二号的前辈——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的在轨运行时间远远超过预定计划,这说明中国的载人航天装备和设施可靠性很高。天宫二号运用的都是当今先进的技术,中国的技术实力已越来越接近建成可长期服役的空间站。

  俄罗斯卫星新闻通讯社也报道说,中国正顺利推进航天计划,未来建成空间站后,中国航天员将能在太空长期驻守,并为确保人类在宇宙空间长期生活而开展各种实验,这对人类将来乘飞船探访其他星球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俄《劳动报》指出,10多年来,中国航天的发射成功率很高,近几年中国发射运载火箭的次数越来越多。目前中国已掌握从载人航天到外星探测等各门类航天科技(000901,股吧),中国的航天技术具有极高的可靠性。此外,中国航天在资金投入、专家团队、规则纪律和国家管理等方面都有充分保障。中国还特别注重对专业人才特别是青年专家的培养,鼓励在国外研究前沿航天课题的专家回国效力。

对俄罗斯来说,和平号空间站的辉煌已是昨日的黄花,而目前国际空间站的未来,也并不明朗。对目前受困于资金和技术换代问题的俄罗斯航天界来说,未来并不乐观。而俄国最近的态度似乎也预示着,俄罗斯在航天领域的对华政策正在发生转变。
  对俄罗斯来说,和平号空间站的辉煌已是昨日的黄花,而目前国际空间站的未来,也并不明朗。对目前受困于资金和技术换代问题的俄罗斯航天界来说,未来并不乐观。而俄国最近的态度似乎也预示着,俄罗斯在航天领域的对华政策正在发生转变。

  飞天众智中国制造科技服务平台(www.techina2025.com)是由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上海张江高科(600895,股吧)等多方联合发起并成立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以应用技术交易撮合和科技服务为切入点,聚焦“ 中国制造2025”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独联体国家商务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