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蒙旅游外交日益活跃(组图)
| |
呼伦贝尔市旅游局在俄罗斯进行旅游产品推介。 |
| |
7月3日,万里茶道“满洲里—西伯利亚”中俄跨境旅游专列首发,乘客与列车合影。 人民网图片 |
中俄蒙三国是山水相连的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国家主席习近平于6月23日在乌兹别克斯坦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举行中俄蒙元首第三次会晤。中俄蒙三国依托互为邻国的优势开展紧密合作,积极落实《中俄蒙发展三方合作中期路线图》,在旅游领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7月初,中俄蒙“万里茶道”百车自驾友好万里行、满洲里—西伯利亚号旅游专列首发、呼和浩特—伊尔库茨克旅游包机首飞等系列活动相继举办。中俄蒙三国旅游部长会议本月也将在内蒙古召开。中俄蒙三国旅游密切合作,交流日益频繁,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旅游为中俄蒙的交流提供了窗口,搭建起增进了解、加深友谊、扩大合作的互联互通平台。
“万里茶道”情谊连三国
中俄蒙三国的旅游交流有一个非常好的载体,那就是历史悠久的“万里茶道”。目前,三国跨境游的线路主要是以“万里茶道”为依托。
“万里茶道”是继“丝绸之路”之后,又一条连接亚欧大陆重要的国际商道。它开始于17世纪,南起福建、江西、湖北、湖南,经河南、山西、河北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集散,穿越蒙古高原,于俄罗斯恰克图集中交易。在俄罗斯境内不断延伸,从恰克图经伊尔库茨克、新西伯利亚、秋明、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各个城市,再传入中亚和欧洲各国,这条茶叶之路长达1.3万多公里,是名副其实的“万里茶道”。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中国向北开放的桥头堡,是“万里茶道”的重要节点,呼和浩特、二连浩特均留有大量历史遗迹。早在2013年,中蒙俄三国就达成“万里茶道是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共识,签署《万里茶道共同申遗倡议书》等十余项协议,并共同发起将“万里茶道”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倡议。
据悉,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今年正着力打造“万里茶道”国际旅游品牌,将在中俄蒙“万里茶道”国际旅游联盟框架下,组织中俄蒙12个沿线地区旅游部门、企业、媒体开展双向重走“万里茶道”活动。联盟成员参加国家旅游局的国际推广活动,共同推出中俄蒙“万里茶道”国际旅游产品。
推进对俄蒙旅游合作区建设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了解到,内蒙古与俄罗斯和蒙古国有4261公里的边境线,有18个国家级对外开放的口岸,其中陆路对俄口岸4个,对蒙口岸9个,3个国际航空口岸,2个铁路口岸。3个对俄口岸、5个对蒙口岸开通了边境旅游业务。其中,有边境旅游线路21条,对俄6条,对蒙15条。有边境游旅行社43家,经营中俄边境游旅行社21家,经营中蒙边境游旅行社22家。去年,全区接待俄罗斯、蒙古国过夜旅游者分别为51.4万人次和81.7万人次,占到全国接待俄蒙旅游者的32.49%和80.6%。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将抓住中俄蒙三国关系历史最好时机,投入资金启动对俄蒙旅游合作项目,鼓励引导企业跟进,形成地区、部门、企业共同开展对俄蒙旅游合作的良好态势。
一是创建万里茶道、和平之旅、“三湖”之旅(呼伦湖、贝加尔湖、库苏古尔湖)等品牌旅游线路。二是巩固满洲里、二连浩特口岸的俄蒙合作成果,把室韦、黑山头、阿日哈沙特、额布都格、阿尔山、珠恩嘎达布其、满都拉、甘其毛都、策克口岸的对俄蒙旅游合作开展起来,创建满洲里—红石、二连浩特—扎门乌德、阿尔山—松布尔、额布都格—白音胡舒等旅游合作区和满洲里、二连浩特、达茂旗、阿尔山等边境旅游试验区。三是创建室韦—黑山头、满洲里—阿尔哈沙特、额布都格—阿尔山、满都拉—甘其毛都等区域自驾游小环线。
旅游合作服务国家战略
当前,中俄蒙的旅游合作已成为中国旅游外交的一大亮点。三国元首会晤时已达成共识,将中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俄方跨欧亚大通道建设、蒙方草原之路更加紧密对接起来,推动构建中蒙俄经济走廊。中俄蒙三国互为主要入境客源国和旅游目的地,旅游的务实合作将助力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