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贸要闻

俄媒:中国转购便宜石油 俄罗斯感受竞争压力

发布时间:2015-11-25

核心提示:阿尔帕里公司分析师安娜·科科列娃表示:“尽管欧佩克将俄排挤出主要亚洲市场的观点甚嚣尘上,但事实并非如此。谁都没有将我们从任何地方挤走。”

参考消息网11月25日报道 俄媒称,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打算致力于稳定油价。彭博新闻社的这一消息23日引发油价短暂的投机性飞涨,随后冲高回落。沙特似乎延续着低价倾销以保持市场份额的战略,2015年前10个月,其对华石油出口超过俄罗斯跃居第一。

据俄罗斯《独立报》网站11月24日报道,23日开盘时,北海布伦特石油一度跌至每桶43.58美元。最近一周来,这已不是油价首次接近年度最低值。2015年8月底,油价降至谷底——交易所布伦特石油几乎跌破每桶43美元。23日,卢布也随石油应声贬值。

报道称,到了23日下午,油价突然急剧飙升,在每桶45美元以上的位置短暂停留。彭博社解释局部反弹的原因是沙特官员声明该国准备采取措施稳定油价。

就在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出来数小时前,另一位欧佩克代表——委内瑞拉石油部长欧洛希奥·德尔·皮诺警告称,该组织若不出手救市,油价很可能跌至每桶25美元。

但无论沙特作出怎样的安抚性声明,目前的实际状况却与之迥异:该国并未摒弃一年前选择的倾销路线。不管出现何种情况,其石油产量都没有降低,并向新老客户提供折扣,包括亚洲买家。

结果,欧佩克不断赢得市场份额,令像俄罗斯这样的石油出口大户退居第二甚至第三的位置。彭博社23日援引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报道,今年前10个月,沙特挤掉俄罗斯成为中国最大石油供应国。

报道称,这段时期内,其占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15%,俄罗斯和安哥拉各占12%。如果单看10月份数据,则俄罗斯不仅不及沙特,还逊色于安哥拉。俄罗斯10月对华出口了341吨石油,同时沙特出口399吨,安哥拉供应364吨。

根据俄联邦海关局数据,2015年1-9月,燃料能源商品出口量同比增长6.6%,原油出口量增长近10%。也就是说,尽管油价低迷,但俄罗斯扩大了石油出口,从而有意无意地追随了欧佩克的倾销策略。

接受《独立报》采访的专家认为,欧佩克无法将俄罗斯彻底挤出主要销售市场。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家联盟出口理事会成员埃利达尔·卡萨耶夫表示:“首先,我们签订了向欧亚供应石油的长期合同。其次,石油卡特尔如果继续向买家提供巨大折扣,是可以降低俄石油竞争力的。但在这种情况下,俄将启动十分有效的保护机制:向亚洲消费者增加供应另一种能源——天然气。这将重创许多欧佩克成员的地位,因为除石油外,它们也在积极出售天然气。”

阿尔帕里公司分析师安娜·科科列娃表示:“尽管欧佩克将俄排挤出主要亚洲市场的观点甚嚣尘上,但事实并非如此。谁都没有将我们从任何地方挤走。要办到这一点,必须进行很大力度的倾销,这未必对欧佩克国家有利。此外,俄罗斯拥有便利的石油运输基础设施,而欧佩克只有油轮,用它运送石油耗时长,且并不总是安全的。”

报道称,专家还为俄罗斯应对石油市场挑战支招。卡萨耶夫说:“在可见的将来,为克服国内危机和外部市场困境,必须保持油气部门的高利润率,鼓励企业开发和使用创新技术。何况油价下跌使得通过提高采油效率和降低能耗来压低石油开采成本变得更为迫切。在立法层面,有必要通过单独的油气部门活动法。应阐明该领域活动原则,包括油气行业公私伙伴关系标准、对油气项目文件的审批要求,以及强制公示开采每吨石油能耗的要求。”

同时,有专家认为,除顶住低价压力扩大开采外,俄罗斯别无选择。“金融经理人”公司首席专家德米特里·巴拉诺夫确信:“没有也不可能有任何疑问的是,俄罗斯以及我们的石油企业不会袖手旁观,而是会争夺市场,尽力保住和扩大在其中的份额。”

报道称,科科列娃也持同样看法:“俄罗斯的战略是扩大开采,并依靠更廉价和便利的管道石油运输增加亚洲市场份额。由于更高的石油开采成本,俄罗斯不会大幅降价。现阶段对俄而言,重要的是保住在已夺取市场中的地位。”(编译/胡丽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俄罗斯石油

美媒称,俄罗斯最近收到了中国支付的巨额石油预付款。当地媒体称这是西方对俄制裁后所收到的最大一笔海外资金。这笔巨款能大大帮助俄罗斯主要国有企业运转并改善财务状况。中国已不止一次慷慨解囊,为俄罗斯雪中送炭。

据美国之音电台网站11月17日报道,罗斯石油公司最近公布的财务报表显示,这家最大的俄罗斯石油企业第三季度收到了9965亿卢布(约972.6亿人民币)的石油预付款。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中国所支付的购买俄罗斯石油的预付款。根据2013年双方所签订的政府间协议和石油交易合同,俄罗斯将在25年内向中国增加供应3.6亿吨原油,每年大约不到1500万吨,合同总金额高达2700亿美元。普京总统当时曾透露,中国要支付的预付款金额高达700亿美元(约4459亿人民币)。

报道称,在西方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之后,俄罗斯企业更难融资借贷,中国所支付的这笔巨额预付款对俄罗斯极其重要。俄罗斯媒体说,这是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企业所获得的最大一笔海外资金,这将有助于罗斯石油公司保持良好财务状况,并帮助这家公司偿还巨额贷款。

报道称,中国已不是第一次在关键时刻助普京一臂之力。2005年时,中国同样以支付石油预付款的方式向罗斯石油公司提供了60亿美元资金,从而使罗斯石油公司能在很短时间内顺利强行廉价收购尤科斯石油公司下属骨干企业,为普京集团打垮尤科斯石油公司提供了关键帮助。

报道称,在这之前,中国进军俄罗斯能源市场,试图收购俄罗斯能源企业股权的尝试都接连碰壁,受到俄罗斯官方的阻挠。

俄罗斯经济分析人士茹科夫斯基认为,俄罗斯目前有求于中国的要超过中国对俄所需。

茹科夫斯基:“中国现在是俄罗斯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但对中国来说,俄罗斯并不是中国的主要贸易国,尽管俄罗斯在中国的贸易伙伴国中能排入前10名。虽然中国需要俄罗斯的能源,石油和天然气,但中国的能源进口多元化,俄罗斯也并非是中国唯一和主要的能源供应商。”

据俄新社10月21日报道,俄上月共向中国输出石油404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42%,较今年8月攀升了31%;沙特以395万吨的规模位列第二,同比下降17%,环比增长1.1%;阿曼则以317万吨排名第三,同比增长18%,环比增长23%;排名第四的伊朗,9月对华石油出口171万吨,同比下滑17%,环比下降20%。(编译/童师群)

外媒称,从皇家荷兰/壳牌石油集团和法国道达尔等国际石油巨头到规模相对较小的波兰能源公司,欧洲的各大石油冶炼商都在减少一贯使用的俄罗斯原油,转向沙特原油。当前世界各大原油出口商都在争抢市场份额。

据路透社10月15日报道,据沙特在亚洲市场的供应霸主地位一度无人挑战,而这些年来俄罗斯一直在为打入亚洲市场拼命努力。如今沙特开始反击,大打折扣抢占欧洲地盘,搞得俄罗斯“后院起火”。

这与西方在俄乌问题上制裁俄罗斯无关,这种制裁主要涉及能源行业设备方面,而非油气本身。实际上,这是一场争夺客户的商战,尽管全球油价疲弱,作为石油出口国的俄罗斯和沙特却都在增产。

莫斯科方面正在就全球石油供应过剩问题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展开对话,而这场商战可能会使事情变得更加复杂。此外,联合减产看来已经很难。

贸易界消息人士对路透表示,艾克森(Exxon)、壳牌、道达尔和埃尼(Eni)等主要业者在过去几个月中都已增加购买沙特石油,用于在西欧和地中海地区的炼厂,同时减少俄罗斯石油的采购。

“我为欧洲炼厂购买的俄罗斯原油越来越少,只是因为沙特原油的价格更低,对我来说这很好选择,”一家大型石油公司的交易消息人士称。他要求匿名,因为没有获准对媒体发言。

报道称,沙特过去一直把业务重心放在美国和亚洲市场,而俄罗斯则是欧洲市场的主要供应国,特别是东欧的前苏联国家。

但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Rosneft,俄油)(ROSN.MM)执行长谢钦周二表示,沙特阿拉伯已开始向波兰以“倾销”价格供应石油。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随后在周三将沙特进入东欧市场描述为“最强势的竞争”。

贸易消息人士表示,,9月至少有一船原油抵达波兰格但斯克港(Gdansk),10月可能还有两船到货,运往PKN Orlen和Lotos炼厂加工。

两名贸易界消息人士表示,沙特考虑在格丹斯克储油,以便可以更快速地向东欧客户供油,就像这几年来在荷兰或比利时港口对西欧客户供油一样。

一名交易商指出,从格丹斯克供应的石油将运送至德国,与经由德鲁兹巴(友谊)输油管道的俄罗斯原油供应相竞争。

作为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的立陶宛也在考虑使能源供应多元化。立陶宛能源部长罗卡斯·马休利斯(Rokas Masiulis)14日对路透表示,该国正与美国液化天然气(LNG)公司Cheniere Energy Inc (LNG.A)洽淡进口事宜,以期摆脱对俄罗斯供应商俄气(GAZP.MM)的倚赖。

锁住市场份额

报道称,这场争夺战可能引发俄罗斯怀疑,沙特是不是因为俄罗斯最近空袭叙利亚叛军、支持叙总统阿萨德(Bashar al-Assad)而企图报复。阿萨德是沙特阿拉伯的宿敌。

事实上,早在敍利亚于2011年后陷入内战,或西方国家去年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以前,俄罗斯及沙特早就在亚洲展开了另外一场抢夺市场的厮杀。

过去十年间,俄罗斯在中国内陆和太平洋沿岸广布管线,出口石油中多达三分之一流向亚洲。

花旗集团能源研究部主管Seth Kleinman说道:“感觉上俄罗斯是因为一直被西方国家推开才转向东方市场。事实上,俄罗斯长期以来一直在积极深耕亚洲市场。”

Kleinman称,近几个月来亚洲市场的争夺战白热化,面对俄罗斯、科威特和安哥拉等竞争对手的出口增加,沙特不得不降低对亚洲的供给。

此外,油价持于低位亦刺激了欧洲的需求。多年来欧洲的石油需求一直乏善可陈。

“这么多年来这还是首次欧洲市场的买兴有望超过亚洲。因此中东产油商赶紧要抓住这个机会。”伊拉克石油业一消息人士对路透表示。

未来几个月的竞争料会进一步加剧,因一旦西方国家取消对伊朗的制裁,伊朗将会重装上阵。在2012年之前欧洲的原油有5-10%来自伊朗。

“沙特希望赶在伊朗回归之前就能确保这些市占率。”与一家大石油公司有往来的消息人士说道。

俄罗斯2035年能源战略计划显示,俄罗斯对亚太地区的石油出口量将在2035年前翻倍,达到每年1.1亿吨。

文件中称:"石油的国内外供应量与分散化将得到巩固,其中,对亚太地区市场的原油供应将翻倍(从每年5100万吨增长至1.1亿吨)。

文件指出:"卢布贬值带来的俄罗斯能源资源竞争优势,将在数年内,因资本的高价格、以及在外部投资与技术上的限制,而被削弱。这就要求提高出口政策的灵活性、对出口产品与出口方向进行分散化,而最主要的是,大幅降低俄油企的成本。"

此外,文件还规定凝析油的开采量应稳定在每年5.25亿吨的水平上,并在国内外市场环境需要的情况下扩大开采量。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周五俄罗斯能源部长亚历山大-诺瓦克(Alexander Novak)在东方经济论坛上表示,俄罗斯计划到2035年扩大向亚太地区国家能源出口规模,出口量增加2.5-3倍,石油出口量将到2020年增加3.5倍。

诺瓦克说:“俄罗斯东向能源政策的目的是实现能源出口多元化。到2035年,东向能源出口增加2.5-3倍,并将俄出口的能源与燃料在亚太市场上的份额提高至36%至39%之间,这将是往该方向迈出的一大步。”

此外,他还表示,根据东向能源政策,液态碳氢化合物出口有望增加。“在未来五年,俄罗斯所有石油出口中的28%-30%将运往亚太地区。”

当地时间3日,首届东方经济论坛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开幕并将持续到本月5日。符拉迪沃斯托克为俄远东最大城市,与中国、朝鲜、韩国和日本等距离较近。

尽管受西方国家制裁以及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俄罗斯今年第二季度经济同比萎缩4.6%,创下6年来最大跌幅,但本届经济论坛依然吸引了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外国商界代表多达1470名。


独联体国家商务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