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专家:中国高端电子组件尚不适用于俄罗斯卫星
图片来源:俄罗斯卫星网
参考消息网11月9日报道 俄媒称,俄罗斯“通讯卫星系统”公司总经理尼古拉•特斯托耶多夫在2015迪拜航展上接受俄新社采访时说,中国生产电子组件的厂商能够生产各种军用和民用卫星的大量组件,已经远远走在俄罗斯前列,但中国制造的space级高端电子组件目前还无法适用于俄罗斯的卫星。
据俄罗斯卫星网11月8日报道,特斯托耶多夫表示:“是的,我们正在研究中国制造商成为航太设备组件供应商的可能性。但那些能够替代俄罗斯、欧洲和美国生产的所谓space级别的高端组件,我们目前还没有看到在中国有生产”。
他还表示,不久前组件制造领域领军企业——俄罗斯通讯卫星系统进行标准化期间发现,三分之一的组件在俄罗斯已经同类产品。
他认为,不能仅将中国看作是航太设备组件的供应商。他说:“我们逐步走过对进口的依赖,迈向进口替代。一系列国家的电子产品没有遭到制裁。这些国家希望向我们供应这些电子产品,我们也在与这些国家进行合作”。
俄媒:中俄计划建立共同卫星组致力月球研究
图片来源:俄罗斯卫星网
参考消息网9月1日报道 外媒称,据俄罗斯宇航局新闻中心表示,俄罗斯与中国在莫斯科10日的联合会议上就建立有共同轨道的卫星组进行了探讨,这些卫星是用于为金砖国家进行地球距离探测的。
据俄罗斯卫星网9月11日报道,消息中表示,建立国际卫星组的工作在俄罗斯宇航局与中国国家航天局备忘录签署后开始,该备忘录是于2015年5月签订的。此外,双方还就电子元件基础生产、月球及远宇宙空间研究探测等方面的合作进行了讨论。
报道称,消息中指出,“在基础及实践宇宙研究的框架下,俄中两国正在进行月球研究方面的合作拓展工作,该项工作是在中国‘长征-4’及俄罗斯“月球-水珠”(Luna-Glob)项目框架下进行的。”消息称,在俄罗斯与中国合作框架下自2013年起签订了7项合同,并就24个主题下的技术任务进行了讨论。
“今日俄罗斯”中文信息专线推介会今日在莫斯科举行。俄最大媒体“今日俄罗斯”重磅打造“卫星新闻”中文信息24小时独家播报平台并于12月1日正式上线。
“卫星新闻”中文信息专线使用中文进行报道,其报道范畴涉及中俄外交政策,两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战略协作,全球经济改革,中俄两国间在工业、能源、金融、建筑、建筑、贸易、航太、军事技术和先进技术领域的双边经济合作,中俄参与的国际和地区组织框架下的活动和项目(包括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五国),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的投资环境以及外企经营特点,文化和社会资讯等。新闻材料类型除快讯、急电外,还包括扩展新闻、综述、专访、观点、分析、预告等。
该中文信息专线的受众主要为中国媒体、国际中文播报媒体、商界人士、包括各部委及直属机构在内的国家机构、外交使团、科研单位及非营利性组织。其播报团队由来自世界50多个国家具有丰富国际媒体工作经验的80多名记者组成,工作语言均为母语,从世界各地发回独家新闻信息,通过新闻在线终端、电邮和FTP等方式送达至目标读者。
据悉,至明年年初,“卫星新闻”中文播报专线预计实现全天24小时报道100篇的目标。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公使谢小用出席发布会,中俄主流媒体纷纷到场予以关注。
【1】【2】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公使谢小用出席发布会并致辞(人民网记者屈海齐摄) 【1】【2】
俄罗斯成功发射一颗军用卫星
新华网莫斯科2月27日电(记者吴刚)俄罗斯航天部门27日用“联盟-2.1a”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颗军用卫星。
据俄国防部空天防御部队新闻发言人佐洛图欣介绍,莫斯科时间14时(北京时间19时)许搭载一颗军用卫星的“联盟-2.1a”运载火箭在俄北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升空,火箭起飞后工作正常,10分钟后卫星被送入预定轨道。
据介绍,这是俄航天部门本年度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进行的首次发射。“联盟-2”型运载火箭是俄罗斯目前使用的主要运载火箭之一,于2004年首次成功试射,可用于军事和商业目的发射。火箭为三级液体燃料火箭,采用统一的数字控制系统提高发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操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