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贸要闻

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中亚将会需要很多基础设施投资

发布时间:2015-10-21

“2015北京新兴市场论坛”10月1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多位外国前政要、来自14个国家的20位外国专家学者、100余位中国学者和企业家参加会议。外国专家学者包括了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地区银行的现任或前任行长和高级官员。本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北京师范大学新兴市场研究院、美国新兴市场论坛共同举办。“2015北京新兴市场论坛”的议题为“中国与新兴市场”。

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卓奥玛尔特·奥托尔巴耶夫做了主旨发言,他提到中国是我们的邻国,我们对于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寄于重望。自1997年开始,我就不断的来中国,几乎每年都要来两次,我们是邻国,而中国也是这个区域的经济增长的源头,我每次来都会看到有很多的积极变化。我们都是内陆国家,而内陆国家是有不同的思维,有很多的国家是不理解我们这种思维方式的。我们需要向外的渠道,才能够去进行贸易和交流。但是,如果没有海洋的话,是很难做到的。所以我们的世界观是非常不一样的。这是为什么我们希望建立一条走廊,把我们的国家和世界上其他的国家联系起来,这样才有运输、能源、沟通。

奥托尔巴耶夫随后提到,我们非常愿意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联系起来——它会把中亚和外界联系起来,建立高效的连接,我们也是这种举措的直接的经济受益者之一。另外要指出的事实是,印巴上海合作组织,也给了这个项目非常大的帮助。伊朗已经不再犹豫了,我们看到中亚所有的道路,都会相互的连接起来,我们会有现代的能源和交通走廊连接起来。我们现在已经有了这个共同体市场,涵盖1.8亿消费者。我们希望在外面以一体化的形象,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有这两项举措:一个是欧亚经济共同体和我们的“一带一路”两个举措,两者是相互相容的。

事实上,中亚将会需要很多的基础设施的投资,奥托尔巴耶夫认为这对于中国短期来说也非常有益。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我想跟大家说一些统计学的数字,中国油的进口、能源的进口占总体消费的66%,其中一半是通过海由中东运来的,但是除了这些原油和气的供应,在未来需要在中亚将会找到更多的答案,如果中国的经济保持这样的增速,这个国家将会在2020年的有28%的能源缺口,如果中亚能够成为中国的能源来源,17%的中国的能源需求将会在2020年得到满足,2030年会满足所有的能源需求。现在中国进口只有8%到10%的进口是来自于中亚,所以在这个方面,还有很多的潜力。(记者/杨公振)

独联体国家商务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