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专家:十九大最重要决定是仍将坚持改革开放
中共十九大一中全会周三选举出25名中央政治局委员,习近平再次当选总书记。也产生了新的政治局常委,仅有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这个中共最高机构继续保留成员资格。五人是首次进入政治局常委。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副院长安德烈·卡尔涅耶夫在这篇为卫星通讯社撰写的文章中就中国新领导集体将要解决的任务加以评述。按照他的观点,宣布改革和开放进入新阶段的十九大,指出了中国发展的方向。中共十九大无疑已经成为中国和世界政治中的一件大事。有关十九大将做出哪些决定的预言,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还在代表们聚集在北京市中心的人民大会堂之前很久,就已给出过。十九大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辜负这些期望。习近平的报告,一方面对过去五年党的工作做了总结,对中国面临的诸多严重挑战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另一方面,形成了新的思想和方法,它们将让人们看到“具有中国人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新条件下的演变。
外国专家在评论十九大的决定时,尤其注意到有必要继续和全面深化改革、坚定开放发展战略的措辞。中国不打算闭门锁国——完全可以被理解成这是北京向全世界发出的主要信号。领导人将来也会在国际舞台进一步阐明开放立场,尽管全球化进程遇阻,以及一些国家出现了反全球化和保护主义倾向。
作为国际体系的重要参与者,中国对世界发展的贡献巨大,包括在维护国家社会政治稳定的同时确保经济快速发展的能力。在报告中出现了这样的措辞“伟大梦想”、“伟大斗争”“伟大工程”。
一些其他新的内容也值得关注。例如,在习近平的十九大报告中,宣布将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还宣布计划建立合宪性审查机制。看来很快将成立最高监管部门——国家监察委员会。
十九大宣布,有必要重新分配地方政府和中央的权利以及其他关乎国家管理体系的重要倡议。这些措施同反腐一样,旨在加强国家管理,努力让管理过程变得更有效更透明。所有这些都为习近平及其团队实施新的一揽子旨在让中国到本世纪中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经济和社会改革计划所必需。